渺渺城东路,焦仙有旧庐。
尝闻大雄谶,真合懒融居。
贫病飘流际,艰难问讯初。
一庵容听法,吾老合捐书。
渺渺城东路,焦仙有旧庐。
尝闻大雄谶,真合懒融居。
贫病飘流际,艰难问讯初。
一庵容听法,吾老合捐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所作的《寄焦山圜禅师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焦山圜禅师居住地的想象与敬仰之情。
首句“渺渺城东路”,描绘出一条遥远而幽静的道路,引人遐想。接着“焦仙有旧庐”一句,点明了禅师的住所,赋予了这个地方神圣的色彩。“尝闻大雄谶,真合懒融居。”这两句表达了对禅师智慧与修为的赞美,暗示其如同大雄般,能够引领众生,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师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过上一种简单、清净的生活。
“贫病飘流际,艰难问讯初。”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生活境遇的理解与同情,以及初次探望时的感慨。在贫困与疾病中漂泊,初次问候便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一庵容听法,吾老合捐书。”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一个小庵中聆听禅师的教诲,自己年老后愿意放弃书籍,投身于佛法修行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师的尊敬,也反映了其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禅师生活状态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