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木之繁,无先我桑。相助芙蓉,与吾集裳。
其次槐榆,春风同敷。亦有翠葆,清凉吾庐。
在我窝兮不欲残,六七月起秋风寒,萧萧吹得螵蛸乾。
卉木之繁,无先我桑。相助芙蓉,与吾集裳。
其次槐榆,春风同敷。亦有翠葆,清凉吾庐。
在我窝兮不欲残,六七月起秋风寒,萧萧吹得螵蛸乾。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卉木之繁,无先我桑”以桑树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接着“相助芙蓉,与吾集裳”,以芙蓉花与作者共同编织衣物,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其次槐榆,春风同敷”描述了槐树和榆树在春风中一同绽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亦有翠葆,清凉吾庐”则通过翠绿的树荫带来凉爽,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
后半部分“在我窝兮不欲残,六七月起秋风寒,萧萧吹得螵蛸乾”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秋天来临的感慨。尤其是“萧萧吹得螵蛸乾”,通过风吹干螵蛸(一种昆虫)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肃杀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
见说琼楼忒煞寒,云衣特地护霄端。
也应齿发十分老,自是嫦娥一笑难。
此夜不妨留客醉,明年未卜共谁看。
归与丘壑无穷趣,何惜相从乐且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