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阇黎,十年禁足,玉鞭忘了春骑。
夕阳漫想亭亭影,烘入澄江霞绮。呼角里。
道收拾商芝,移种秦源里。鹧鸪啼起。
便红雨纷纷,道人悟了,作饭了非计。
伤春目,多少蜂酣蝶戏。不是凉州乐世。
散花天姊含颦见,不断花閒兴废。楼笛倚。
便吹彻苍龙,难道悲华意。东风休矣。
只笑也堪怜,开原多事,鹃血渍襟泪。
谢阇黎,十年禁足,玉鞭忘了春骑。
夕阳漫想亭亭影,烘入澄江霞绮。呼角里。
道收拾商芝,移种秦源里。鹧鸪啼起。
便红雨纷纷,道人悟了,作饭了非计。
伤春目,多少蜂酣蝶戏。不是凉州乐世。
散花天姊含颦见,不断花閒兴废。楼笛倚。
便吹彻苍龙,难道悲华意。东风休矣。
只笑也堪怜,开原多事,鹃血渍襟泪。
这首诗是沈曾植以谢阇黎为题,回应其桃花词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理解。诗中描绘了谢阇黎十年禁足后,对春日美景的怀念,尤其是夕阳映照下的亭亭桃花,如霞绮般绚丽。诗人借鹧鸪啼声,寓言桃花凋零,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佛法中的“放下”之意。
接下来,诗人感叹春光易逝,蜜蜂蝴蝶嬉戏,而并非凉州盛世的欢愉。他想象天上的散花仙女含愁,花开花落,世间兴废更迭。倚楼吹笛,笛声穿透云霄,却并非只为悲伤,而是对繁华落尽后的淡然。最后,诗人劝告东风停止吹拂,感叹世事多变,连花开都成了惹人感伤的事,表达了对人生沧桑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与神话传说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与世事变迁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