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桥边茂苑东,纤腰舞杀为春风。
吴娘一一娇莺似,生长游丝落絮中。
四百桥边茂苑东,纤腰舞杀为春风。
吴娘一一娇莺似,生长游丝落絮中。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城中杨柳依依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诗人通过“四百桥边茂苑东”开篇,巧妙地将地点置于一幅动态的画卷之中,四百座桥梁映衬着茂密的园林,营造出一种繁复而生动的氛围。接着,“纤腰舞杀为春风”,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杨柳轻盈的姿态比作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的少女,形象地表现了杨柳随风摇曳的柔美。
“吴娘一一娇莺似,生长游丝落絮中。”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杨柳的描绘,将杨柳与娇莺相比较,暗示了杨柳如同娇莺般娇嫩、灵动。同时,将杨柳生长的环境比喻为游丝和落絮,既突出了环境的轻盈与飘逸,也暗含了杨柳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姑苏城中杨柳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活力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明末清初时期文人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之一。
欲把长绳,维白日、暂留春住。
亲友面、一回相见,一回非旧。
扰扰胶胶尘世事,不如人意十常九。
向斜阳、无语倚危楼,空搔首。活国手,谈天口。
都付与,尊中酒。这情怀又是,去年时候。
风外纷纷飞絮乱,柳边湛湛长江去。
问老来、还有几多愁,愁如许。
人生能几相逢,百年四海为兄弟。
旧时青眼,今番白发,年华陨涕。
春更无情,抛人先去,杨花无蒂。
况江程渐短,别期渐紧,须重把、兰舟系。
幸自清江如带,指黄垆、流莺声细。
沧波如许,平芜何处,明朝迢递。
何预兴亡,不如休去,墙阴挑荠。
且相期共看,蓬莱清浅,更三千岁。
天遣东莱吕,丁巳瑞南州。
秺侯芳裔如此,生岁媲前修。
偻指六旬逾一,过眼流光两世,花甲又从头。
浩气塞天地,吾道付沧洲。暮日望,排日宴,九霞流。
齐眉偕老如愿,桂子播芳猷。
孙禀箕张双宿,祖付诗书千卷,此外复何求。
但愿延椿算,燕翼更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