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鹃》
《杜鹃》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0)
注释
杜宇:杜鹃鸟。
冤:冤屈。
蜀门:蜀地。
积恨:满腔愤恨。
残魂:逝去的灵魂。
芳草迷肠结:愁肠纠结于芳草之中。
红花染血痕:红花似被血泪染红。
山川尽春色:山川间充满春意。
呜咽:悲鸣。
谁论:有谁能理解。
翻译
杜鹃鸟究竟有什么冤屈,年复一年在蜀地鸣叫。
它至今怀抱着满腔愤恨,永恒地哀悼着逝去的灵魂。
芳香的草丛似乎纠结了它的愁肠,鲜红的花朵仿佛沾染了它的血泪。
山川间尽是春天的景色,但它的悲鸣又有谁能理解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哀愁和对逝者灵魂的追思。首句“杜宇竟何冤”中的“杜宇”,即古蜀王杜宇,其事迹被后世演义为因谏言得罪而死,成为了忠良典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良之士的同情。

接着,“年年叫蜀门”则是说每到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杜宇的冤魂仍在哀嚎,呼唤着那座古老的蜀门。这里“蜀门”既可以理解为古蜀国的象征,也暗指历史的深渊。

第三句“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表达了诗人对杜宇冤死之事仍旧怀有深沉怨恨,并试图通过吊唁来安抚那逝去的灵魂。这里“积恨”和“残魂”都极力渲染了一种难以消散的历史悲剧感。

以下两句“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哀愁。在这里,“芳草”和“红花”都是春天的景象,但却被赋予了哀伤的色彩。芳草不再只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而是迷失了肠络,像是历史悲剧的纠结。而那应开盛放的红花,却染上了血痕,更深化了诗中的哀愁。

最后两句“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山川依旧展现着春天的明媚景色,也无法驱散那份哀伤。诗人发出“呜咽”之声,而后问“谁论”,似乎在询问是否还有人愿意倾听这段历史的叙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杜宇冤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忠良遭遇不公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和无力感。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四首·其四

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

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0)

逍遥翁溪亭

逍遥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台。

车马到春常借问,子孙因选暂归来。

稀疏野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打开。

无主青山何所直,卖供官税不如灰。

(0)

贻小尼师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埽眉。

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

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

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

(0)

洛中张籍新居

最是城中闲静处,更回门向寺前开。

云山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

借倩学生排药合,留连处士乞松栽。

自君移到无多日,墙上人名满绿苔。

(0)

归山庄

长安寄食半年馀,重向人边乞荐书。

山路独归冲夜雪,落斜骑马避柴车。

(0)

君子有所思行

北上登渭原,南下望咸阳。

秦帝昔所据,按剑朝侯王。

践山划郊郭,浚流固墉隍。

左右罗将相,甲馆临康庄。

曲台连阁道,锦幕接洞房。

荆国徵艳色,邯郸选名倡。

一弹入云汉,再歌断君肠。

自矜青春日,玉颜吝容光。

安知绿苔满,罗袖坐沾霜。

声侈遽衰歇,盛爱且离伤。

岂唯毒身世,朝国亦沦亡。

物盈道先忌,履谦宇允臧。

独有东陵子,种瓜青门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