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何蜿蜒,地迥泉常涸。
何如观秋澜,滔滔赴东壑。
石渠何蜿蜒,地迥泉常涸。
何如观秋澜,滔滔赴东壑。
这首诗描绘了对自然景观的对比与思考。首句“石渠何蜿蜒,地迥泉常涸”中,“蜿蜒”生动描绘了石渠曲折蜿蜒的形态,而“地迥泉常涸”则揭示了泉水在特定地理环境下难以持久的现状。这种对比引出了后两句的感慨:“何如观秋澜,滔滔赴东壑。”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秋天的波澜壮阔,想象着水流奔腾不息,最终汇入东方的山谷。这种转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生命流动、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想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永恒与瞬间、稳定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探索。
不似寻常冻,俄而散漫飞。
羞明犹欲落,等伴未全晞。
承得圆还碎,看来是复非。
积深仍密密,舞急转霏霏。
弗是筛成细,何如拾取归。今焉皆璀璨,昨者只浽?。
扫去依元有,呵来忽渐微。
乱飘寒转甚,相映远生辉。
莫踏凹中满,遥知凸处肥。
严凝吟不厌,凛冽饮无威。
赏玩真堪乐,丰穰不用祈。
婵娟虽可待,融散恐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