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尾大如斛,坚车载不起。
此以不掉灭,彼以不掉死。
羯尾大如斛,坚车载不起。
此以不掉灭,彼以不掉死。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白珽所作,名为《续演雅十诗(其七)》。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坚韧不拔和毅力不屈的品格。
首句“羯尾大如斛”,以羯(一种古代的量器)为喻,比喻某种力量或物体之巨大无比。第二句“坚车载不起”,则通过车辆无法承载这样的重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力量或物体的难以抗衡。
第三句“此以不掉灭”,表达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力量,即便是自身也不会轻易倒下,更谈不上被摧毁。最后一句“彼以不掉死”,则用“死”来形容坚持与不屈的决心,意味着即使是生命的极限,也绝不放弃。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坚韧不拔、毅力不屈精神状态的赞美,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通过这种比喻性的语言,白珽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巨大压力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不动摇。
君之生兮天之西,望雪山兮名之以雪溪。
君之游兮海之湄,隐于雪窦兮杳然何归。
子从其父兮孙访吾祖,子志不遂兮孙之心良苦。
嗟嗟,阆中君兮弃家而远游,蹇胡为乎不久留。
其遂蝉蜕尘埃而仙耶,其亦肥遁得道不死而隐于四窗之幽耶。
扪萝以寻于烂平兮既不可见,莽白云之廿里兮欲进兮焉求。
青棂兮实繁,莎罗兮花稠。
鞠侯兮相与群,白鹇兮啸其俦。
谓为远兮何景物之良是,谓在迩耶将径之何由。
肖君像兮兹堂,谨奉尝兮良畴。
君其来兮庶几其见之,君之不来兮徒相羊以夷犹。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
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
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
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
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
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真理。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
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
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
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
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
风尘三十载,碌碌类馀子。
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始。
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
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
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