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云岩》
《送僧归云岩》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和气津津出眉宇,平生快活随缘住。

忆昨思山林下来,如今却向城中去。

燕子初飞帘幕风,海棠睡重清明雨。

重唱龙山诸佛机,红尘动处云成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离开繁华城市,回归宁静山林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与外在环境的对比。

首句“和气津津出眉宇”,描绘了僧人离开前的平静与和谐,他的表情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与满足,仿佛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接着,“平生快活随缘住”表达了僧人一生追求的自在与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他相信生活中的快乐来自于对当下境遇的接受与感恩。

“忆昨思山林下来,如今却向城中去。”这两句转折,暗示了僧人从山林到城市的转变,既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新旅程的期待。这种情感的波动,体现了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自然与城市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

“燕子初飞帘幕风,海棠睡重清明雨。”这两句描绘了春日景象,燕子在轻风中翩翩起舞,海棠花在细雨中沉睡,生机勃勃的春意与宁静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也象征着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

最后,“重唱龙山诸佛机,红尘动处云成缕。”这两句表达了僧人回归山林后,将再次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如同云朵般自由飘逸,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通过“龙山诸佛机”的引用,进一步强调了僧人对佛法的信仰与追求,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转折,展现了僧人从城市到山林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自然、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江蓠馆六咏·其四眺台

白日隐天末,高台凌云间。

缥缈何所见,海中三神山。

(0)

奉送钟阳大司徒还朝二首·其二

漕府楼船锦缆浮,玺书重召汉萧侯。

金堤盛夏飞刍拥,玉节芳春露冕游。

八座云霄元北极,两朝舟楫自中流。

储胥总是材官护,国士谁堪幕下收。

(0)

春日住尧峰山寺示瑞上人

谁谓东南山不高,尧峰之岭何岧峣。

等閒鹳雀飞不过,无数蛇龙卧自骄。

冥冥苍霭云树乱,风雷常走山之半。

黯惨岩扉昼不开,欹斜石磴危疑断。

凭陵眺瞩郁嵯峨,一起一伏山如波。

逶迤尽逐五湖去,琉璃碗内盛青螺。

振衣千仞寂不语,■然长啸应孤屿。

黄鹤仙人招不来,扁舟范蠡从兹去。

落落乾坤何不容,吴水吴山几万重。

此身不啻如一蚁,安能局蹐悲途穷。

头颅犹黑舌犹在,犹堪一日三千钟。

生儿宁尽如仲谋,马上何须羡乃公。

英雄事业流水尽,五陵荒草秋风紧。

世界浮生大梦中,空华倏忽看朝槿。

远公近借青莲室,猿猱麛鹿同招隐。

闭门满地白云流,风吹松花堕金粉。

(0)

十二时.春思

纱窗幽窈,低垂绣箔,裙波微动。

春风独无语,怕惊它花梦。玉颤钗头双翠凤。

压眉梢、似嫌愁重。年华数红豆,问相思谁种。

(0)

贺新凉.外子以词见示,作此奉答

一纸书来速。道空斋、翛然对影,不胜幽独。

欲倩主人为留意,觅取如花碧玉。

待它日、贮之金屋。

若得可人如我愿,更何妨、拼却珠千斛。

但只恐,难从欲。风流好个良司牧。

向风尘、犹耽吟咏,公然脱俗。

只有缠绵情不改,恣意寻欢取乐。

浑不解、鬓丝如擢。

寄语东君宜自遣,还须留意于官牍。

书中意,容徐覆。

(0)

消寒十咏.眉峰碧·其四围炉

裘敞山肩叠,惟拥诗肠热。

宝鸭温香不敌寒,更榾柮、金炉爇。

酒暖香芬烈,茶熟烟凝结。

旋贮阳和虚室春,凭它一尺门前雪。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