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章江庾水滨,南踰梅馆陟嶙峋。
城中绍祚千年圣,海外占风九译人。
峤岭古来称绝徼,梯山从此识通津。
舆琛辇赆无虚岁,徒说周朝白雉驯。
行尽章江庾水滨,南踰梅馆陟嶙峋。
城中绍祚千年圣,海外占风九译人。
峤岭古来称绝徼,梯山从此识通津。
舆琛辇赆无虚岁,徒说周朝白雉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庾岭三亭时的所见所感。"行尽章江庾水滨,南踅梅馆陟嶙峋"一句中,“章江”指的是江西省的赣江,而“庾水”则是赣江的一段。诗人在描述自己行走至庾岭旁的江边,以及南行至梅花馆的崎岖山巅。这里运用了对仗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城中绍祚千年圣,海外占风九译人"一句,则是诗人在赞美庾岭所处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优势。这里的“城中”可能指的是庾岭附近的城市,而“绍祚千年圣”则表达了这一地区自古以来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地位。“海外占风九译人”则强调了庾岭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外也广受赞誉,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地点。
"峤岭古来称绝徼,梯山从此识通津"一句中,“峤岭”即庾岭,而“古来称绝徼”则是说庾岭自古以来就以险峻著称。诗人通过“梯山”这一形象,描绘了自己攀登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通过攀登之后,对于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舆琛辇赆无虚岁,徒说周朝白雉驯"一句,则是诗人在抒写自己对历史的感悟。这里“舆琛辇赆”形容的是皇家车驾之盛况,而“无虚岁”则表达了每个时代都有其真实的存在和意义。最后,“徒说周朝白雉驯”一句,则是诗人提及古代的周朝及其文化象征——白雉,来比喻自己只是在空谈历史,而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庾岭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见解,是一首集山水之美、历史之深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