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从来识所存,固难轻重与人论。
赵良不自身为客,刚欲都君使灌园。
利害从来识所存,固难轻重与人论。
赵良不自身为客,刚欲都君使灌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令所作,收录在《全宋词》中。王令以其深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文学造诣著称于世,其作品常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这段诗句取材自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商鞅变法的故事。商鞅本是秦国的变法者,他以铁的手腕推行了一系列激进改革,包括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以增强秦国的国力,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诗句开篇“利害从来识所存”,表达的是对历史变革中利益与危害判断的深刻认识。这里的“识”指的是商鞅对于改革必要性和后果的清晰认知,而“所存”则暗示了他在推行改革时所秉持的坚定信念。
接下来的“固难轻重与人论”,进一步强调了商鞅变法过程中,面对种种阻力与反对声音,他所展现出的坚定立场和果断决策。这里的“轻重”指的是改革过程中的得失权衡,而“与人论”则表明即便是在复杂多变的人心和外界压力面前,商鞅也能保持独立自主,不为世俗之见所动摇。
第三句“赵良不自身为客”,借用了历史上另一位智者赵良的故事。赵良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贤臣,以聪明睿智著称,曾劝说晋文公,使其得以归来执政。而在这里,“赵良不自身为客”则表达的是商鞅虽然身处异乡(秦国),但他并未因为外来的身份而减弱自己的决心和能力,反而更加坚定地推行着自己的改革计划。
最后一句“刚欲都君使灌园”,通过形象的比喻将商鞅的变法过程比作园艺之事。这里的“都君”指的是秦孝公,即商鞅所侍奉的君主,而“灌园”则是对改革工作细致入微、全力以赴的生动描绘。在这句诗中,王令通过“刚欲”的用词,传达了商鞅在推行变法过程中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商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作者对于改革者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他们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的深切感悟。王令以其精湛的笔法和深邃的思想,将商鞅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变革力量的独到见解。
新解郎官绶,遥分太守符。
严程趋左蜀,归榜过东吴。
玉垒关云净,青城岭月孤。
乾坤回治象,江海接亭衢。
露冕仁风播,随车解泽濡。
滮流通暍壤,生色到寒芜。
筐篚穷方贡,兜鍪罄国须。
几年怀乐职,今日会昭苏。
廉范歌当继,王褒颂不谀。
循良千古事,肯负两轮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