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娇娆》
《董娇娆》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京洛何迢迢,紫衢通丽谯。

采桑谁氏子,不解意飘摇。

强腕折高枝,卑指揽柔条。

讵知枯残日,不爱彼秾朝。

何当华堂上,丽瑟歌此谣。

此谣固君情,不移芳与彫。

吾将持赠子,闻是董娇娆。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董娇娆》描绘了一幅京城繁华景象中的生动画面。首句“京洛何迢迢,紫衢通丽谯”展现了京都洛阳道路漫长而壮丽,通往华丽的高楼。接下来的“采桑谁氏子,不解意飘摇”聚焦于一位采桑的少年,他或许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动作轻盈飘忽。

“强腕折高枝,卑指揽柔条”细致刻画了他用力采摘的情景,尽管手法看似粗犷,却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讵知枯残日,不爱彼秾朝”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担心美好的时光终将逝去。

最后两句“何当华堂上,丽瑟歌此谣”表达了诗人期盼在华丽的殿堂中,有人能弹奏赞美这少年的歌曲,延续他的故事。诗人强调“此谣固君情,不移芳与彫”,表明这不仅是少年的情感,也是永恒的美好象征,不会因岁月流逝而凋零。

结尾处,“吾将持赠子,闻是董娇娆”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这首诗作为礼物赠予这位名叫董娇娆的人物,以纪念他的形象和故事。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春日独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奉寄希深圣俞仍

昔日寻春地,今来感◇华。
人行已荒径,花发半枯槎。
高榭林端出,残阳水外斜。
聊持一◇酒,徙倚忆天涯。

(0)

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後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

君子忽我顾,贫家复何有。
虚堂来清风,佳果荐浊酒。
简编记遗逸,论议相可否。
欲知所书人,其骨多已朽。
前者既已然,後来宁得久。
所以昔人云,杯行莫停手。

(0)

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

峭巘孤城倚,平湖远浪来。
万寻迷岛屿,百仞起楼台。
太守凭轩处,群宾奉笏陪。
清霜荐丹橘,积雨过黄梅。
逸思歌湘曲,遒文继楚材。
鱼贪河岫乐,云忘帝乡回。
遥信双鸿下,新缄尺素裁。
因闻夸野景,自笑拥边埃。
龙漠方多孽,旄头久示灾。
旌旗时映日,鼙鼓或惊雷。
有志皆尝胆,何人可凿坏。
儒生半投笔,牧竖亦输财。
沮泽辞犹慢,蒲萄馆未开。
支离莫攘臂,天子正求才。

(0)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六夫人合五首

梅黄初过雨,麦实已登秋。
避暑多佳赏,皇欢奉豫游。

(0)

和陆子履再游城西李园

京师花木类多奇,常恨春归人不归。
车马喧喧走尘土,园林处处锁芳菲。
残红已落香犹在,羇客多伤涕自挥。
我亦悠然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0)

和人三桥

笳鼓下层台,旌旗转长屿。
桥响骛归轩,溪明望行炬。
北临白云涧,南望清风阁。
出树见人行,隔溪闻鱼跃。
断虹跨曲岸,倒影涵清波。
为爱斜阳好,回舟特特过。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