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舜典知成都》
《送王舜典知成都》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新解郎官绶,遥分太守符。

严程趋左蜀,归榜过东吴。

玉垒关云净,青城岭月孤。

乾坤回治象,江海接亭衢。

露冕仁风播,随车解泽濡。

滮流通暍壤,生色到寒芜。

筐篚穷方贡,兜鍪罄国须。

几年怀乐职,今日会昭苏。

廉范歌当继,王褒颂不谀。

循良千古事,肯负两轮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为友人王舜典赴任成都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地方治理的期待。首联“新解郎官绶,遥分太守符”描绘了王舜典接受新的官职,即将远赴成都的情景,暗示了他的升迁和责任。颔联“严程趋左蜀,归榜过东吴”描绘了他行程的艰辛与沿途的景色,表现出对友人的关怀。

颈联“玉垒关云净,青城岭月孤”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友人旅途的孤独,但又寄寓着对成都美景的祝愿。接下来的“乾坤回治象,江海接亭衢”预示着他在成都将展现出良好的政治才能,造福一方。

“露冕仁风播,随车解泽濡”赞美他的仁德如甘霖润泽百姓,颈尾两联进一步强调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和对民生的关注。“滮流通暍壤,生色到寒芜”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干旱地区的改善和贫瘠土地的复苏。

“筐篚穷方贡,兜鍪罄国须”写出了王舜典对地方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国家需求的满足,显示出他的勤勉和责任感。尾联“几年怀乐职,今日会昭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多年任职的肯定,以及今日成都将迎来新生的期待。

最后,“廉范歌当继,王褒颂不谀”借用廉范和王褒的典故,赞美王舜典的清廉和公正,表示对他未来的期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杨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地方官吏的期许。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和饮酒·其五

梦中闻檐溜,恍惚江浪喧。

醉里下阶除,有似乘舟偏。

好语不相投,觌面隔邱山。

劝君但饮酒,世上少往还。

醒来莫输心,醉后莫献言。

(0)

东坡井

颜城数眼井,井井号东坡。

坡仙若不来,其如此水何。

点尝任去取,水味亦靡它。

舌本失其据,耳与口传讹。

白龙与金粟,兼此无乃多。

图经争不定,碑碣空嵯峨。

品藻生风云,弃置则岩阿。

世人梦不醒,徒为双井魔。

(0)

述归·其二

江云暝以阴,束峡哀湍泻。

篙师戒前途,晚泊古榕下。

舍舟沿圻岸,砑然见旷野。

荒池环竹阴,篱落开茆舍。

渔翁不相识,细语聊慰藉。

酒熟还共斟,班荆对长夜。

(0)

少陵墓·其一

细看多冢泪堪流,贵贱贤愚总一丘。

惟有少陵碑五尺,荐蘋未遂意悠悠。

(0)

登西雁塔

崔嵬塔拥古秦州,曾忆词臣衣锦游。

不见碣珉存往代,空馀松柏傲春秋。

曲江丽色沙平合,及第芳名史别收。

日暮凭阑增感慨,满天鸿雁声啾啾。

(0)

霜降日砍脍作三首·其一

持竿坐石本忘机,笑尔溪鱼自献肥。

丝卷银鳞秋水冷,刀裁玉片晓霜飞。

挥杯遥酹青腰女,罢酌寒添白袷衣。

漫道莼鲈动乡思,宦游今见几人归?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