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塔拥古秦州,曾忆词臣衣锦游。
不见碣珉存往代,空馀松柏傲春秋。
曲江丽色沙平合,及第芳名史别收。
日暮凭阑增感慨,满天鸿雁声啾啾。
崔嵬塔拥古秦州,曾忆词臣衣锦游。
不见碣珉存往代,空馀松柏傲春秋。
曲江丽色沙平合,及第芳名史别收。
日暮凭阑增感慨,满天鸿雁声啾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西雁塔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美景的感慨。首联“崔嵬塔拥古秦州,曾忆词臣衣锦游”以巍峨的古塔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辉煌,同时借“词臣衣锦游”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风华绝代的追忆。颔联“不见碣珉存往代,空馀松柏傲春秋”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碣珉(古代石碑)已难寻,唯有松柏在四季中挺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颈联“曲江丽色沙平合,及第芳名史别收”转而描写自然风光,曲江的美丽景色与平坦的沙地相映成趣,而“及第芳名史别收”则暗含对科举制度下文人功成名就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记录与传承。尾联“日暮凭阑增感慨,满天鸿雁声啾啾”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日落时分倚靠栏杆,面对满天飞翔的鸿雁,不禁生发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