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幽窈,低垂绣箔,裙波微动。
春风独无语,怕惊它花梦。玉颤钗头双翠凤。
压眉梢、似嫌愁重。年华数红豆,问相思谁种。
纱窗幽窈,低垂绣箔,裙波微动。
春风独无语,怕惊它花梦。玉颤钗头双翠凤。
压眉梢、似嫌愁重。年华数红豆,问相思谁种。
这首清代左锡嘉的《十二时·春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纱窗幽窈,低垂绣箔,裙波微动",通过纱窗的隐约、绣箔的低垂和女子裙摆的轻轻摇曳,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娴静与春日的轻盈。"春风独无语,怕惊它花梦",春风无声,生怕打扰了窗外花朵的梦境,流露出诗人对春天宁静氛围的细腻感受。
"玉颤钗头双翠凤",细致描绘了女子头上钗子上的翠凤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颤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压眉梢、似嫌愁重",通过女子低头的动作和似乎因愁绪而压低的眉梢,传达出她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年华数红豆,问相思谁种",以红豆象征相思之情,女子在默默数着红豆,询问这相思之苦由何而来,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春日闺怨的意境,情感深沉而婉约。
笠泽东头,翠竹渔庄,沧洲钓船。
看三江雪浪,烟波如画,一篷风月,随处留连。
巨□鲈鱼,团脐螃蟹,坐饮篷窗醉即眠。
蒹葭畔,□不收**,意若忘筌。
向来四海戈*。
好战舰都成赤壁烟。
笑痴儿航海,空寻蓬岛,渔郎失路,漫说桃源。
鸥社盟寒,歌声断续,烟水寥寥数百年。
玄真子,有家传旧曲,重扣吾舷。
忆昔移家,着处偷生,*有余霜。
遭几番惊怕,青天霹雳,满怀愁闷,苍海汪洋。
故步全非,新知误喜,袜线初无尺寸长。
龙钟后,方马归伏枥,龟作*床。
年来饮不盈觞。
也不爱、花枝锦绣香。
与山僧野老,交情淡淡,盘蔬盂饭,清话浪浪。
燕子重来,桃花应笑,四壁空空一草堂。
偿诗债,有隔年未了,连日犹忙。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
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
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
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
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
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
*金甲,驰铁马,任封侯。
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
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
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
去年今日访庞公。
也匆匆。
去城中。
回首青山,带雨汗颜同。
茅屋破来风转急,愁杀我,浣花翁。
今年一笑喜相逢。
海榴红。
照帘栊。
休把闲愁,牵系废歌钟。
请看灰飞千里草,金满坞,总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