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心友李应之判县·其一》
《挽心友李应之判县·其一》全文
宋 / 阳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书剑追随遍蜀西,归来窗月听朝鸡。

相期岁晚林中约,忍见佳城石上题。

锦里人稀烟冉冉,横川路迥草萋萋。

黔南愧我催瓜戍,泪落巴山望欲迷。

(0)
注释
书剑:指携带书籍和剑,象征文武双全或游历生涯。
蜀西:蜀地西部,古代中国的一个区域。
窗月:夜晚的窗户和月亮,象征归家的宁静。
朝鸡:早晨的鸡鸣,代指新的一天开始。
林中约:树林中的约定,可能指隐居或怀念故友。
佳城石上题:墓碑上的题字,表示亲友离世。
锦里:成都的别称,繁华之地。
烟冉冉:炊烟缓缓升起,形容人烟稀少。
横川:横跨河流的大道。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荒凉景象。
黔南:中国贵州省南部地区。
催瓜戍:催促瓜期的守卫职责,可能指军务或守边。
泪落巴山:在巴山流下泪水,表达悲伤之情。
望欲迷:远望而视线模糊,形容极度悲痛。
翻译
我手持书剑走遍蜀地西部,归来时在窗前月光下聆听早起的鸡鸣。
相约在年终的树林深处,怎忍心看到亲人的墓碑上刻着名字。
锦官城里人烟稀少,炊烟袅袅;横跨河流的道路漫长,野草丛生。
我在黔南深感惭愧,因为催促瓜期的职责让我心痛,泪水落在巴山,视线模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故土的怀念。"书剑追随遍蜀西,归来窗月听朝鸡"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带着书籍与武器(象征文化与力量)四处游历,最终回到家乡,在清晨的月光下聆听鸡鸣之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独的情境。

"相期岁晚林中约,忍见佳城石上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誓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现实中的离别时内心的不舍。"锦里人稀烟冉冉,横川路迥草萋萋"两句则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物是人非的画面,通过"烟冉冉"和"草萋萋"来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黔南愧我催瓜戍,泪落巴山望欲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黔南"指的是古代的黔中地区,即今天的贵州一带,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愧疚,是因为自己无法如期返回家乡催促瓜果成熟的田园生活。泪水涟涟,望向巴山(今日的四川与重庆一带),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故土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阳枋
朝代:宋   字:正父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生辰:1187-1267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三三九

读易梅花下;裁诗柳絮前。

(0)

课儿联·其三○二

兰饯凄凄远;芦吟瑟瑟愁。

(0)

课儿联·其二九○

柔草桃椎屩;香荷魏悫杯。

(0)

课儿联·其二三一

脱史嫌芜杂;欧书是正裁。

(0)

课儿联·其二二四

种竹刚逢雨;移花为避风。

(0)

课儿联·其一六四

送客琴三叠;怀人笛一声。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