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何足叹,岁暮皆枯枝。
白发不可摘,我老谁不知。
荣瘁乃常理,日月潜推移。
庄生强欲下,祗能解人颐。
落叶何足叹,岁暮皆枯枝。
白发不可摘,我老谁不知。
荣瘁乃常理,日月潜推移。
庄生强欲下,祗能解人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古兴十六首》中的第十三首。沈辽以深沉的哲思和淡泊的情怀,探讨了生命与自然、荣枯与衰老的深刻主题。
“落叶何足叹,岁暮皆枯枝。” 开篇即以落叶喻人生,指出生命的衰败是自然规律,不必过分哀叹。岁月流转,万物终将归于凋零,这是自然界无法改变的事实。
“白发不可摘,我老谁不知。” 接着诗人自问自答,感叹岁月无情,白发生长是自然之理,自己老去的事实无人不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自我老去的坦然接受。
“荣瘁乃常理,日月潜推移。” 荣华与衰败是生命循环的常态,如同日月更替,自然规律不可违。诗人在此揭示了生命从盛到衰的自然法则,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庄生强欲下,祗能解人颐。” 最后一句引用庄子的故事,意在说明即使庄子试图逃避或理解生死的奥秘,最终也只能让人会心一笑。这里借用了庄子哲学中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深沉思考和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超然态度。沈辽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琐子连环,铸就黄金,姗姗来迟。
便不穿琥珀,自生雅韵,不嵌红豆,也带相思。
细步香尘,灵藏舍利,修到梅花瘦不辞。
浑如醉,笑妍皮里处,未免娇痴。
天然秀极还奇,曾种向青莲七宝池。
怎双身合化,幽情深刻,九仙空抱,病态难支。
柔处疑无,称来偏重,想见丹成欲换时。
扪都遍,叹骷髅红粉,结局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