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早。杜鹃啼处莺儿老。莺儿老。
围屏懒靠,黛眉慵扫。博山炉里香缭绕。
韶光不管人烦恼。人烦恼。怕掀帘看,落花多少。
春归早。杜鹃啼处莺儿老。莺儿老。
围屏懒靠,黛眉慵扫。博山炉里香缭绕。
韶光不管人烦恼。人烦恼。怕掀帘看,落花多少。
这首《忆秦娥·暮春》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哀愁与感慨。
“春归早”,开篇即点明春天已悄然离去,时光匆匆,不待人意。“杜鹃啼处莺儿老”一句,以杜鹃鸟的啼叫和莺鸟的老去,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莺儿老”三字,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对青春易逝、时光易老的感慨。
“围屏懒靠,黛眉慵扫”,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春尽之时的慵懒与失落。围屏是古代女子闺房中的装饰,此处暗示女子独处,懒得靠近,表现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黛眉慵扫”则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因情绪低落而无心打扮,眉间愁绪难以掩饰。
“博山炉里香缭绕”,通过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韶光不管人烦恼”,表达了时间无情,不为人的忧愁所动,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
最后,“人烦恼。怕掀帘看,落花多少。”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害怕面对现实的恐惧,担心看到窗外落花满地,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暮春时节特有的哀愁与感慨,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生命易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