燠多寒少处,天气觉长晴。
瓜自杪冬熟,日从中夜生。
烟深乌鬼井,潮逼赤崁城。
谁见携吟杖,珊瑚篱外行。
燠多寒少处,天气觉长晴。
瓜自杪冬熟,日从中夜生。
烟深乌鬼井,潮逼赤崁城。
谁见携吟杖,珊瑚篱外行。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与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首句“燠多寒少处,天气觉长晴”点明了台湾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四季如春,阳光充足,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感觉。接下来,“瓜自杪冬熟,日从中夜生”则以瓜果成熟和日出时间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台湾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暗示着这里不仅四季分明,而且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烟深乌鬼井,潮逼赤崁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台湾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乌鬼井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特色井水,而赤崁城则是台湾历史上的重要城市,这两句描绘了台湾山海相依、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最后,“谁见携吟杖,珊瑚篱外行”以诗人漫步于珊瑚篱笆之外的情景结束,表达了对台湾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台湾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台湾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垂丝千万缕。看烟疏红桥,系人情绪。
陌上相逢,算倚楼王粲,一番曾赋。
拂水盈盈,还忆得、京华前度。
过尽隋堤,流水栖鸦,黯然如许。凝对斜阳官渡。
正帝子悲吟,小蛮慵舞。
梦远秋残,怕晚蝉消息,怨声悽楚。
笛里阳春,吹不转、玉关风露。
谩省江潭摇落,依依自语。
廿年游屐几人偕。吊古酹愁淮。
馆娃宫井,艳迹费疑猜。
纵使长廊,屧响能听得,怕勾践重来。
粉光腻水灵岩好,酸风射,已尘埃。
但回首、夕阳西下,莫徘徊。
漫说鸱?,一棹归湖去,任秋老琴台。
虹桥路。凝望遍绕晴烟,半笼春树。
凭将栖息安排,倩魂自在,逍遥寄处。又凝伫。
因甚永抛佳景,闭藏深户。
归来冷落黄昏,只堪对镜,无言暗语。閒度。
春光流浪,惠风飘荡,群花飞舞。
回首旧情绵绵,离恨多故。池塘正绿,犹记秾华句。
凄清地、孤怀细想,空山徐步。愿也寻踪去。
最怜向晚,攒心万绪。还起愁千缕。
珠泪下,难禁双垂如雨。故人更说,一生兰絮。
如将五十吟诗例,君今十年还欠。
平远山光,英华文苑,名字性情都占。桑田万感。
付一卷人间流转嗤传。
史上生涯,六朝南北在心坎。
花朝才过一月,少城春未老,初度皇览。
竹屋家风,草堂人日,一奏小秦王犯。茶香夜槛。
笑古画娱宾,镜边人念。长命双杯,醉霞红照脸。
谁摇大块,忽壁声戛戛,四闻噫气。
恍自东来西北去,新鼓洪炉大鞴。
千幻生愁,五行志怪,睛转灵鳌地。
令人肉颤,杞忧难怪天坠。
万世陵谷谁知,景皇中叶,蜀道长如此。
火在地心成海啸,一例洪荒前事。
石缝螀啼,灯头花烬,久病人无寐。
记将夜半,冬前十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