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乐非关濠上寻,玻瓈缸影露浮沉。
看他呴藻乘波趣,颇见民胞物与心。
鱼乐非关濠上寻,玻瓈缸影露浮沉。
看他呴藻乘波趣,颇见民胞物与心。
此诗描绘了明宣宗所绘鱼缸中的生动景象,以鱼儿的快乐生活隐喻了和谐共生的哲理。首句“鱼乐非关濠上寻”,巧妙地引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快乐,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一处水域,暗示了生命的乐趣在于自由与自然之中。次句“玻瓈缸影露浮沉”,通过透明的玻璃缸映照出鱼儿游动的光影,生动展现了水族世界的动态美,同时也寓意着观察者可以从微观世界中窥见宏观宇宙的奥秘。
后两句“看他呴藻乘波趣,颇见民胞物与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鱼儿在水中呴藻(即吐气泡)乘波而行,不仅展现了它们的生活情趣,也象征着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和谐共处。这里“民胞物与”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应抱持平等、和谐相处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爱万物”的理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和谐共生社会理想的向往。
浮远余空亭,乃在君山巅。
我楼与亭对,下视皆麦田。
恍共山灵博,碧罫为棋盘。
又如竞妆服,藻野兼缛川。
年前少雪泽,麦性不畏乾。
青葱兆成实,鸟雀声先欢。
疲氓不敢庆,硬饼何时餐。
还望雨旸若,禾熟如麦然。
后丰补前歉,庶几课税完。
竭力服农亩,输饟不我宽。
枯桐偃道畔,雪霰竞相侵。
不知谁采取,刻作云门琴。
一弹复再弹,凤鸟闻声至。
回首抛弃时,穷通何回异。
岂不感恩情,其如不复生。
朽质长已矣,空存身后名。
悠悠身后名,郁郁穷途志。
著书藏名山,本是无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