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十》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十》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两目淫淫万象烂,六时昏昏已无旦。

有何华岳来塞胸,触处都成古忧患。

流民十万方保家,道途心迹犹槎枒。

易兵为穰已不济,杀命于天复谁避?

直教愚贱轻织耕,转使仁人亡志气。

守令出衙称踏灾,拖鞭曳杖随舆儓,谓能体民同悲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百姓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动乱双重打击下的苦难生活。首句“两目淫淫万象烂,六时昏昏已无旦”描绘了自然界的混乱与黑暗,隐喻社会秩序的崩塌。接着,“有何华岳来塞胸,触处都成古忧患”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忧虑,华岳象征着难以承受的压力。

“流民十万方保家,道途心迹犹槎枒”描述了大量难民四处流浪,寻找生存之地的悲惨情景。“易兵为穰已不济,杀命于天复谁避?”反映了战争与灾难带来的绝望,即使试图寻求和平也难以实现。“直教愚贱轻织耕,转使仁人亡志气”揭示了社会道德与人性的扭曲,普通人失去生活的希望,而有良知的人也丧失了追求正义的动力。

“守令出衙称踏灾,拖鞭曳杖随舆儓,谓能体民同悲哀。”则批评了官僚阶层在灾难面前的冷漠与失职,他们虽然声称关心民众疾苦,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行动起来帮助受灾群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呈王君庸

主人意重出霓裳,客子愁多欲断肠。

眉黛暗传春去恨,脸红犹带夜来妆。

竹根稚子肌肤滑,叶底荷花语笑香。

多少行云在巫峡,谩将诗思恼襄王。

(0)

矮斋杂咏.早春

梅梢弄粉做新晴,积雪残云没一星。

只把眼前春事卜,麦坡已作佛头青。

(0)

再还建上旧居

门外梅花拔复栽,回时春去去春回。

儿童拍手应相笑,归去贾生今又来。

(0)

田家十绝·其五

绯裤青衫紫系腰,揽衣随过水平桥。

虽然不识风流事,也向人前学逞娇。

(0)

迂拙

迂拙全无补,区区祇耐劳。

青灯常独照,白发不相饶。

恋阙江云隔,忆家山月高。

武夷有馀稿,何事注离骚。

(0)

戍妇吟

月色暗还明,邻家砧杵声。

有衣难寄远,无衣不关情。

冰合长沙渡,霜枯细柳营。

北征人未返,鸿雁又南征。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