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群籁寂,天地入鸿濛。
万里瑶华落,寒光望欲穷。
春传梅信早,夜入月明空。
有客当楼坐,凄清洞壑中。
一时群籁寂,天地入鸿濛。
万里瑶华落,寒光望欲穷。
春传梅信早,夜入月明空。
有客当楼坐,凄清洞壑中。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静谧与壮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雪后世界的寂静与纯净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时群籁寂,天地入鸿濛。” 开篇即营造出一片寂静的氛围,群籁俱寂,天地仿佛融入了一片混沌之中,暗示了雪后世界的一片宁静与神秘。
“万里瑶华落,寒光望欲穷。” 接着描述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犹如万里的瑶池之花飘落人间,寒光闪烁,似乎连视线都难以穿透这无尽的雪白。
“春传梅信早,夜入月明空。” 这两句巧妙地将季节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春意已至,梅花报信,而夜晚的月光在雪地上显得格外明亮,为空旷的夜空增添了几分诗意。
“有客当楼坐,凄清洞壑中。” 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客人,在楼阁上静静地坐着,周围是雪后的凄清与洞壑的幽深,这一场景既表现了客人的孤独,也反映了雪后世界的静谧与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雪后世界的独特魅力,既有视觉上的壮丽,也有情感上的深沉,是一幅动人心魄的雪景画卷。
五十平头矣。傍青灯、摩挲病眼,废书而起。
就使刘郎窥宓枕,也似看花雾里。
是谁把、轻冰琢洗。
醉缬狂花收拾净,剪双瞳、还我秋江水。
犹自有,少年意。抄书试写桃花纸。
笑依然、丹黄满目,短檠身世。
加上一重殊不恶,包老灯笼逊此。
便从此、目虾相倚。
牙仗须梳同检点,更美人、赠我荷囊紫。
同系在,吴襟底。
天津市,镫火隘通衢。中有隐人居。
一枝漫拟同巢父,千间犹欲庇寒儒。
是谁能,将此意,写成图。想时傍、元规楼畔坐。
又还著、元龙楼上卧。风月夜,啸歌徐。
海波宽处驯鸥鸟,芸笺香里伴蟫鱼。
问先生,秦火后,读何书。
墙绕冬青,记联袂旧游,来问邻里。
讶照水离披,隐枝酸子。
低舫閒眠消酒困,骤听急雨跳珠碎。帘钩起。
夕照影流,摇漾青紫。休拟。渔郎生计。
叹仙源路杳,无处堪避。似去国兰成,将愁料理。
蕉萃行吟日暮,赋江南后才难继。空回指。
碧淡晚云千里。
青阳已过时,红榴吐萼,菖蒲抽箭。
渐觉南薰,暮朝吹入庭院。密叶疑张翠伞。
对此景、只教魂断。
素纨竹枕,浮瓜沈李,忍负清游愿。心羡。
来去将雏燕。正衔泥池曲,叠巢呼伴。
顾影凄迷,旧欢处处堪恋。相望天遥地远。
叹无非、利名驱遣。梦中怕见。杨花乱逐飘风转。
萧瑟西风,吹鬓影、登临万里秋。
接天波宕,绕城山拥,形势无俦。
蜀关行极险,记佩萸、同此清游。
厌人世,似牧之心迹,危涕难收。归休。
偶从佳会,啸歌不忘指神州。
万方多事,旌旗云卷,熢燧星稠。
愿逢昌盛际,斗健身、重上高头。醉凝眸。
看璿玑宵运,露湿衣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