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壶中九华诗,并引》
《壶中九华诗,并引》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0)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流。
电转:如电般流转。
失云峰:消失在云峰之间。
莫愁:不必忧虑。
千嶂:重重山峦。
一壶中:仿佛置于一壶之中。
天池水落:天池水面下降。
层层见:层层叠叠的景致。
玉女窗虚:玉女的窗户虚掩。
孤绝:孤寂独立。
百金:倾尽百金。
碧玲珑:玲珑剔透的美景。
翻译
清澈的溪流如电般流转,消失在云峰之间,梦境中还残留着翠绿的山色空旷无边。
不必为五岭之外的重重山峦而忧虑,如今九华山美景尽收眼底,仿佛置于一壶之中。
天池水面下降,露出层层叠叠的景致,玉女的窗户虽虚掩却四通八达。
感叹仇池山太过孤寂独立,我愿倾尽百金,只为换取那玲珑剔透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壶中九华》。诗人以其特有的意境和艺术手法,将自然山水之美融入到一壶之中,展现了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清澈的溪水如同电光一般流转,似乎连云端都能触及,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超现实的梦境,翠绿的山峰在梦中犹如扫过天空,给人以震撼。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超脱的心境。五岭山脉绵长,即便是远离千山万壑,也不必感到忧愁,因为心中的九华山已经缩小在一壶之中,可以随时欣赏。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天池的水位下降后,层层叠嶂的美景尽显,这正如同古代神话中的玉女窗前,那种空灵与通透,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之情。仇池即指九华山,这里的“太孤绝”可能是因为九华山地处偏远,不易到达,故而倍感珍贵。最后一句则直接表明,即便花费百金,也愿意去购买那如碧玉般美丽的景致。

这首诗通过对壶中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远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苏轼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定西番·其一

秀眼谩生千媚,钗玉重,髻云低。

寂寂挹妆羞泪,怨分携。

鸳帐愿从今夜,梦长连晓鸡。

小逐画船风月,渡江西。

(0)

定风波令/定风波·其一

碧玉篦扶坠髻云。莺黄衫子退红裙。

妆样巧将花草竞。相并。要教人意胜于春。

酒眼茸茸香拂面。□见。丹青宁似镜中真。

自是有情偏小小。向道。江东谁信更无人。

(0)

天仙子·其二公择将行

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风飞来圣语。

亲舆乞得便藩归,瑶席主。杯休数。

清夜为君歌白苎。花接旧枝新蕊吐。

造化不知人有助。看花岁岁比甘棠,嘉月暮。

东门路。只恐带将春色去。

(0)

宫词·其六十二

菊吐金英媚晚秋,紫宸朝退幸西楼。

内家排设珠帘捲,铁网珊珊十二钩。

(0)

宫词·其四十二

阊阖门开晓色回,禁涂迢递接银台。

华簪簇簇呼班后,黄伞亭亭过殿来。

(0)

宫词·其五十二

欲下金阶剪牡丹,夜来风雨怯轻寒。

腰如束素天然细,不为伤春带自宽。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