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风飞来圣语。
亲舆乞得便藩归,瑶席主。杯休数。
清夜为君歌白苎。花接旧枝新蕊吐。
造化不知人有助。看花岁岁比甘棠,嘉月暮。
东门路。只恐带将春色去。
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风飞来圣语。
亲舆乞得便藩归,瑶席主。杯休数。
清夜为君歌白苎。花接旧枝新蕊吐。
造化不知人有助。看花岁岁比甘棠,嘉月暮。
东门路。只恐带将春色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先的《天仙子·其二》,全诗描绘了一位仙女在月光下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情景。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坐治吴州成乐土" 一句,设定了仙子居住的地方是充满音乐和欢乐的仙境;"诏卷风飞来圣语" 则显示了仙子的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甚至能够得到天庭的信息。
"亲舆乞得便藩归" 表达了仙女对友人的思念和邀请,希望她能乘坐祥云早日回来;"瑶席主。杯休数" 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宴会,瑶席即美玉制成的席位,杯中酒水如同不尽的欢乐。
"清夜为君歌白苎" 这里仙女亲自为友人演唱,用白苎草制成的古代乐器伴随着月光清澈的夜晚;"花接旧枝新蕊吐" 则描绘了春意盎然,花朵在老枝上开启新的生命力。
"造化不知人有助"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人类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帮助;"看花岁岁比甘棠" 表示了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比如甘棠树下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 "嘉月暮。东门路。只恐带将春色去" 是全诗情感的高潮,仙女在美好的月光下,站在东门之路上,担心自己可能会不小心带走了春天的颜色。这既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易逝和美好不可持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