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
政须将及子,心孰不为公。
后进师清俭,前旒誉直空。
墓陵手所筑,过者式高风。
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
政须将及子,心孰不为公。
后进师清俭,前旒誉直空。
墓陵手所筑,过者式高风。
这首诗是宋代赵汝腾对中国古代贤士竹湖李端明的挽诗。诗人以"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开篇,将李端明比作唐朝的著名隐士香山居士和宋代的廉洁学者司马光(涑水先生),赞扬他的清高淡泊和俭朴之风。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李端明公正无私品质的敬仰,认为他不仅是后辈学习的榜样,其正直的名声也为空前绝后。最后,诗人提到李端明亲手建造的墓陵,以此寄托对他的深深怀念,并提醒后人要效仿他的高尚节操。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对逝者人格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露叶犹青,岩花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祖菊园翁孙菊存,君家菊谱傲兰孙。
天随天问非他族,秋意秋怀自一门。
白送绕篱从谷谷,黄飘流地彼村村。
花应自贺三生遇,亲见渊明无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