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去那知春事深。流莺唤起惜春心。
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
怜绣阁,对云岑。苦无多力懒登临。
翠罗衫底寒犹在,弱骨难支瘦不禁。
病去那知春事深。流莺唤起惜春心。
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
怜绣阁,对云岑。苦无多力懒登临。
翠罗衫底寒犹在,弱骨难支瘦不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因病而深感时光易逝,怜惜春天之美景的意境。开篇“病去那知春事深”表达了对春天即将流逝的无奈与哀伤。紧接着,“流莺唤起惜春心”则通过燕子的鸣叫,传达出作者对春日美景不舍昼夜之情。
“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用桐树的新叶和柳条的细长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植物的生机与细致,这些自然景物也反映出作者对春天的深切感受。
“怜绣阁,对云岑。苦无多力懒登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高耸建筑或山峰之美景无法亲临所感到的遗憾与哀愁,体现出因病而不能尽情享受春光的悲凉。
最后,“翠罗衫底寒犹在,弱骨难支瘦不禁”则展示了作者身体孱弱,因病而感受到的寒冷,以及无法抑制的消瘦,这些生理上的痛苦与对美景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一份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和个人身体状况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易逝、时光难留的深刻感慨。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所说无一急,?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
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