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铺平江,雁飞翚字双。
秋山青隔岸,谁启读书窗。
剪纸铺平江,雁飞翚字双。
秋山青隔岸,谁启读书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图景,透露出诗人孤寂读书的意境。首句“剪纸铺平江”,以剪纸之细腻比喻水面之平滑,如同剪出精致花纹的窗棂一般,将江面铺展开来,既展示了诗人的巧手,也映照出江面如镜的宁静。接下来的“雁飞翚字双”则是说大雁在空中飞翔,它们排列成行,如同书法中的字母般规整,这不仅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第三句“秋山青隔岸”,诗人通过对秋山之色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层次分明的画面。秋山如翠,色彩浓郁而深远,与前两句中的水面和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空间感和距离感。
最后一句“谁启读书窗”,则是诗人自问或自语,表达了他渴望有人能与之分享这份宁静,以便共同沉浸在阅读的世界。这里的“读书窗”不仅是一个实处,也象征着一个心灵的栖息所。在这个窗前,诗人可能在追寻古籍中的智慧,或是沉思人生百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低吟浅唱,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三峰宫殿接新桥,十月长斋陟翠峣。
朝步仍垂苍玉佩,登歌还引紫琼箫。
千枝绛蜡连虹贯,五色香云向日飘。
赖有高人陪后乘,轻清诗句似参寥。
解舄还上方,归山据枯槁。
禁足结僧夏,陈编谢探讨。
隐几或过昼,凝尘遂忘扫。
行庭不见人,谁或践生草。
实由筋力衰,无复驰走好。
前年当此时,严召出城早。
追度龙门水,赐见沙领道。
鼎湖忽踰年,始克罢趋造。
感君素履咏,幽贞可长保。
番番茹芝人,长歌岂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