睎颜欲进圣门科,何意嫦娥剪绿罗。
拾紫不知如芥易,一红也觉占春多。
兴贤借此双旌重,得士欢于五裤歌。
九万扶摇风力健,稳吹槎驭上天河。
睎颜欲进圣门科,何意嫦娥剪绿罗。
拾紫不知如芥易,一红也觉占春多。
兴贤借此双旌重,得士欢于五裤歌。
九万扶摇风力健,稳吹槎驭上天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的作品,以劝驾为主题,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和贤能重用的赞誉。首句“睎颜欲进圣门科”描绘了士人渴望进入仕途,追求圣贤之道的心情。次句“何意嫦娥剪绿罗”则以嫦娥比喻选拔过程的公正与美丽,暗示人才被精心挑选。
“拾紫不知如芥易,一红也觉占春多”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即使是微小的紫色官位,对于有才之人来说也如同轻而易举,而哪怕是一点红色(可能指官服上的装饰),也能在春天的色彩中显得格外醒目,寓意人才的珍贵和重要性。
“兴贤借此双旌重,得士欢于五裤歌”进一步强调了贤能者的地位和选贤任能带来的喜悦,用“双旌”象征权力和威望,“五裤歌”则可能是民间对官员得民心的赞美。
最后两句“九万扶摇风力健,稳吹槎驭上天河”运用夸张手法,以大风喻指仕途顺畅,人才得以乘风直上,如同驾驭木筏般稳稳地驶向天宫,象征着仕途高升和理想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寓言巧妙,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赞赏,也寄寓了对公正选拔和贤能治国的期待。
今辰何辰到岩谷,太宰堂中见乔木。
飒飒重檐风雨来,冥冥四座烟云逐。
初筵宾客俱改容,细辨始知为画松。
霜柯雪干槎牙起,碧茑青萝宛转封。
星除夜静飞霹雳,彷佛蛟龙在东壁。
培植深疑造化偏,推移颇讶神功疾。
天生钜材非偶然,上摩霄云下重渊。
已阅南山到平陆,更看东海变桑田。
桑田平陆真俄顷,古貌苍髯岁华永。
天上休誇种白榆,日边谩说栽红杏。
中兴天子建明堂,宰也执圭登庙廊。
松乎松乎合与宰为伍,万载千秋充栋梁。
江上草,何青青,使君归来朝戴星。
问君君不言,挽君君不停。
十丈风帆疾于矢,苍梧风深竹花紫。
云中之君呼不来,空馀泪满潇湘水。
潇湘水,清且涟。
江头瞻望不可及,惟见草色呈芊绵。
请君细鼓南薰调,日对虞皇发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