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当年杨柳,六郎元似莲花。渔经猎史是生涯。
那羡章台走马。鲈脍未归夙驾,斗牛尚客星槎。
直教三战过崔家。伴取赤松林下。
人比当年杨柳,六郎元似莲花。渔经猎史是生涯。
那羡章台走马。鲈脍未归夙驾,斗牛尚客星槎。
直教三战过崔家。伴取赤松林下。
这首词以人与自然景物的比喻,描绘了张堂臣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人比当年杨柳",将张堂臣比作生命力旺盛的杨柳,暗示他虽年岁渐长,但精神依旧坚韧如春柳。"六郎元似莲花",又将他比作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其品格高洁。
"渔经猎史是生涯",表明张堂臣可能过着与世无争的渔猎生活,热爱阅读和历史,体现了他的闲适与学识。"那羡章台走马"一句,暗指那些追求权贵生活的浮躁之人,张堂臣对此并无羡慕之意,更愿意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淡泊。
"鲈脍未归夙驾,斗牛尚客星槎",借典故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同时也寓含对张堂臣的祝福,希望他能像古人那样乘舟远行,探索未知。"直教三战过崔家",这里的"崔家"可能是亲友或对手的代称,表示祝愿他在人生的挑战中不断超越。
最后,"伴取赤松林下",以赤松仙人隐居的典故,表达了对张堂臣能够安享晚年,如赤松仙人般在宁静的山林中度过余生的美好祝愿。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生活方式的赞赏。
欲雨不雨天墨色,将崩未崩石偪侧。
溪谷缘云已万盘,风雨欺人作三厄。
客游已悭天不悭,雷电翕歘嘘晴暾。
诸峰倒景互明灭,照耀金碧开山门。
清都紫微逼象纬,旃林贝树罗山樊。
十方下视沙界迥,佛骨不受炎歊袢。
麻衣老师寂灭久,问法羞与山僧论。
但馀卓锡古泉水,念念欲洗尘眼昏。
嗟予世网久踯躅,坐览古迹空盘桓。
暮归却灭山下路,杳杳飞鸟投芳村。
山中鬼不独,山中亦城市。
衣中环佩无玉声,直入人家弄书史。
小冠斑文剪湘竹,越衣芰制如流水。
玉壶未竭歌未终,飘若空中野云起。
门前月色夜茫茫,门外秋风满千里。
朝餐松柏露,暮食兰蕙花。
陇头青桂树,何处是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