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物质富贵的看淡以及自然美景的享受。"神存富贵,始轻黄金"表明内心充实、精神富足的人,对于外在的财富和黄金已经不再重视。接下来的"浓尽必枯,浅者屡深"则是用水的深浅来比喻人生境遇的变化,深水终将干涸,而浅水却可能反复充盈。
诗中随后的几句"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尤其是"露馀山青"中的"馀"字,用来形容露水未干的状态,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后半部分"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场景。金尊盛满美酒,与朋友共同欣赏琴声,这是古代文人常有的雅致生活。而"取之自足,良殚美襟"则是一种对待客之道的描写,既显示了主人对待客的慷慨,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高洁。
综观全诗,司空图通过对比和自然景物的描摹,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和生活理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