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盘山峰,蔼蔼罗村坞。
岩谷带茅茨,烟霞互宾主。
中有良田畴,卜筑安乐土。
时与植杖翁,欣瞻好禾黍。
归来掩柴荆,著书穷太古。
皓月同琴尊,孤云共寝处。
举世仰高风,襟期谁能睹。
苍苍盘山峰,蔼蔼罗村坞。
岩谷带茅茨,烟霞互宾主。
中有良田畴,卜筑安乐土。
时与植杖翁,欣瞻好禾黍。
归来掩柴荆,著书穷太古。
皓月同琴尊,孤云共寝处。
举世仰高风,襟期谁能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苍茫的山峰、茂密的村落、隐匿于山谷间的茅屋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岩谷带茅茨,烟霞互宾主",山岩与茅屋相映成趣,烟霞缭绕,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亲密伴侣。
接着,诗人描绘了这片土地上的农耕景象,"中有良田畴,卜筑安乐土",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上,农人辛勤耕耘,营造出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时与植杖翁,欣瞻好禾黍",农夫们在田间劳作,不时抬头欣赏着茁壮成长的庄稼,心中满是喜悦。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诗人的个人生活,"归来掩柴荆,著书穷太古",诗人归家后,关闭柴门,埋头于古籍之中,寻求知识的海洋。"皓月同琴尊,孤云共寝处",夜晚,皓月当空,诗人与琴相伴,云朵为伴,享受着宁静的夜晚时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高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举世仰高风,襟期谁能睹",在世人眼中,这种生活充满了高尚的风范,但真正能理解并欣赏这份宁静与淡泊的人却寥寥无几。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云林境已幽,韬光幽更极。
蜿蜒盘云径,仰视天一隙。
琅玕轮尺围,过雨翠欲滴。
葱茜交风枝,似扫行人迹。
野禽送春声,可见不可识。
犹嫌山寂历,间以泉淙石。
攀陟造其巅,长烟一空白。
稍待烟旋消,千里来几席。
近湖远者江,由江达海直。
足力不能穷,结揽须臾得。
譬如虚室光,其通乃在塞。
留兹片晌兴,酬彼万古客。
时平人讳兵,文墨制将领。
世禄不自给,疲卒仅存影。
一朝疆场侵,飞符下台省。
调发有常期,洒泣辞乡井。
军储日苦虚,部曲故不整。
冲炎抗群凶,如羊当虎猛。
将军初愈疴,射札未出颖。
慈爱喜因仍,节制未合并。
偏禆素仰成,机智昧先炳。
敌来常捣虚,变起值食顷。
枵腹持空弮,驰突何由骋。
遍野卧腐尸,贵贱谁能省。
狞徒势愈张,自诧得所逞。
以饱待饥羸,如石投深阱。
未能杀虐燄,翻增远谍警。
荒村畏声息,乍闻警缩颈。
衰歌拟招魂,出语喉欲哽。
《辛酉闰五月廿五日官军败绩上模吉安指挥王应鹏千户陈策永新千户唐鼎皆死之王素爱士卒且知射变起犹发百矢矢尽兵散始及难》【明·罗洪先】时平人讳兵,文墨制将领。世禄不自给,疲卒仅存影。一朝疆场侵,飞符下台省。调发有常期,洒泣辞乡井。军储日苦虚,部曲故不整。冲炎抗群凶,如羊当虎猛。将军初愈疴,射札未出颖。慈爱喜因仍,节制未合并。偏禆素仰成,机智昧先炳。敌来常捣虚,变起值食顷。枵腹持空弮,驰突何由骋。遍野卧腐尸,贵贱谁能省。狞徒势愈张,自诧得所逞。以饱待饥羸,如石投深阱。未能杀虐燄,翻增远谍警。荒村畏声息,乍闻警缩颈。衰歌拟招魂,出语喉欲哽。
https://shici.929r.com/shici/9ujQ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