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常作客,吟味送生涯。
世事经千卷,愁怀酒一车。
黄花应笑我,白首未还家。
故国正戎马,年年负物华。
名园常作客,吟味送生涯。
世事经千卷,愁怀酒一车。
黄花应笑我,白首未还家。
故国正戎马,年年负物华。
这首诗《感赋》由清代诗人查元鼎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以及故乡的复杂情感。
首联“名园常作客,吟味送生涯”,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常在名园中游历,以诗歌为伴,度过平凡而充满诗意的一生。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日常,也隐含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颔联“世事经千卷,愁怀酒一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感慨与无奈。千卷世事,意味着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而愁怀之重,竟需以一车酒来承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苦闷。
颈联“黄花应笑我,白首未还家”,则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黄花(菊花)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诗人以黄花自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白首未还家”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遗憾。
尾联“故国正戎马,年年负物华”,收束全诗,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在诗人眼中,故乡正处在战乱之中,年复一年地失去了应有的美好与繁华。这一句不仅深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综上所述,《感赋》通过诗人对名园、世事、故乡的感慨,深刻地表达了其对生命、时间、家庭与国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群峰合,天际涌青莲,飞瀑界中间。
长桥跨水通幽处,悬崖结屋伴神仙。
山出云,云渡水,水环山。问谁凿、盘陀依断岸。
又谁种、长松临陡涧。非人力,必天然。
林深叶密不知路,山深日冷不禁寒。
近黄昏,岚气作,罩峰巅。
小屏中,觉布被,微凉淅淅。
纸窗未启,早见晴光窥隙。
却原来、西风一夜吹空碧。
花草悦新秋,总净叶柔枝欢适。
切切吟虫,吟而清而不激。
有感慨之人,无语当阶立。深惜。
盈阶秋意,染绛匀黄,供人鉴赏,博个少年相识。
谁知道,已把壮时虚掷。
如今老大,才和秋海棠,一般装饰。
只有霜深,那时枫叶,知他踪迹。
多少闲愁,除酒难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