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述》
《自述》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交友凋零似晓星,生涯依旧短长亭。

前身房琯仍名永,今代苏耽不姓丁。

儿女成行头自白,湖山相对眼终青。

还乡曲调如何唱,枯树无言最可听。

(0)
注释
凋零:稀疏。
晓星:清晨的星星。
生涯:生活。
短长亭:短亭长亭(古代路途上的里程碑或休息处)。
前身:前世。
房琯:唐代官员,此处借指前生身份。
永:房琯的名字。
今代:今世。
苏耽:古人名,此处借指今世某人。
丁:姓氏。
儿女成行:子女众多。
头自白:头发已经斑白。
湖山相对:面对湖光山色。
眼终青:眼神依旧明亮。
还乡曲调:归乡的歌曲。
枯树无言:沉默的枯树。
最可听:最能打动人心。
翻译
朋友如同清晨的星星般稀疏,生活依然在短亭长亭间流转。
前世的我如房琯,名字永远是永,而今世的苏耽已改姓丁。
儿女们已成群,我却已白发苍苍,面对湖光山色,眼神依旧清澈。
回到家乡,该怎样唱起那首曲子,只有枯树静默,它的声音最为动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泂的作品,它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凋零、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交友凋零似晓星" 这一句以明净而又易逝去的晓星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的脆弱和短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失去旧友的无奈和哀伤。"生涯依旧短长亭" 中的“生涯”指人的生命,“短长亭”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这两句交织在一起,强调了时间对人的影响,以及生命中的点滴时光。

接着,“前身房琯仍名永,今代苏耽不姓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家族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房琯" 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这里被用来象征高贵的血统,而"苏耽不姓丁" 则是对个人现实与家族荣耀之间差距的表达。

"儿女成行头自白,湖山相对眼终青" 这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寄托。诗人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成长,而自己也能保持一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老年。

最后,“还乡曲调如何唱,枯树无言最可听”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归乡和音乐的感悟。"还乡曲调" 指的是归乡时的歌声,而“枯树无言最可听” 则是在强调那些不需要语言的静默之物,如同枯树,往往能给人带来最深刻的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个人感悟,抒写了对于时光流逝、友情凋零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希望未来能够保持纯粹和静谧的心灵状态。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送韩奉礼

将欲侍亲去,独要予赠言。

世风还自有,文体不须论。

稍爱春波急,微生野岸根。

舟行宁觉远,几日到都门。

(0)

送邵不疑谪邵武

不嗟迁谪远,所惜去非迟。

国法何尝重,君恩亦已慈。

飞鸿因雨急,寒叶未霜危。

江上多新酿,青帘亚竹篱。

(0)

独酌偶作

东路归梁懒,黄流下汴深。

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

风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

不忧贫且老,自有伯鸾心。

(0)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一过响山畔,常思路中丞。

开亭宴貔虎,制贼象冰蝇。

旧刻多磨灭,今人少诵称。

茸茸春草长,时有牧牛登。

(0)

李廷老祠部寄荆柑子

踏雪冲风驰小吏,带霜连叶寄黄柑。

擗包欲咀牙全动,举盏逢衰酒易酣。

书尾自题知远意,笔头亲答厌多谈。

故人莫觅新诗卷,都似嵇康七不堪。

(0)

发匀陵

秋雨密无迹,濛濛在一川。

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

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

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