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邵不疑谪邵武》
《送邵不疑谪邵武》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不嗟迁谪远,所惜去非迟。

国法何尝重,君恩亦已慈。

飞鸿因雨急,寒叶未霜危。

江上多新酿,青帘亚竹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àozhéshào
sòng / méiyáochén

jiēqiānzhéyuǎnsuǒfēichí

guóchángzhòngjūnēn

fēi鸿hóngyīnhánwèishuāngwēi

jiāngshàngduōxīnniàngkěnliánzhú

注释
不嗟:不感叹。
迁谪:贬谪。
远:遥远。
去非迟:离开得不够早。
国法:国家的法律。
重:看重。
君恩:君王的恩典。
已:已经。
飞鸿:大雁。
雨急:雨中飞得匆忙。
寒叶:未受寒霜的树叶。
危:危险。
江上:江边。
新酿:新酿的酒。
青帘:青色酒帘。
亚竹篱:隐藏在竹篱笆后。
翻译
不感叹贬谪路途遥远,遗憾的是离开得不够早。
国家的法律未曾看重我,君王的恩典也已足够仁慈。
雨中的大雁飞得匆忙,未受寒霜侵袭的树叶还很危险。
江边有许多新酿的美酒,挂着青色酒帘的小屋隐藏在竹篱笆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朋友邵不疑被贬谪邵武而作,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离别的感慨。首句“不嗟迁谪远”中,“不嗟”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尽管被贬偏远,但并未流露出过多的哀叹。次句“所惜去非迟”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友人离开时间的惋惜,暗示了友人本不应在此时离开。

“国法何尝重,君恩亦已慈”两句,诗人批评了国家法律过于严苛,同时暗示君王对友人的处罚并非出于刻薄,而是出于公正,体现了君恩的宽大。接下来的“飞鸿因雨急,寒叶未霜危”以自然景象比喻友人的处境,飞鸿在雨中匆忙,象征友人旅途的艰辛;而未霜的寒叶则暗示友人离别之秋的提前到来,寓意命运多舛。

最后两句“江上多新酿,青帘亚竹篱”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新酿的酒和青帘下的竹篱,为友人的离别增添了一丝暖意和生活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乐观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怀,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微词,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厚人情味和敏锐的社会观察。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其三

春到东园恰□□,腊前闻已破南枝。

□□□□□□□,□旦元□□□诗。

(0)

金蕉叶.新月

新蟾恰恰。转花梢、照人半霎。

谁将明镜弹破,纤纤小指甲。又似人儿瘦怯。

染轻云、犀梳倒插。朝来铅粉洗净,蛾黄露一掐。

(0)

哭林逸人·其四

怜君易箦垂亡日,值我囊书远别秋。

欲哭灵帏山水隔,空将双泪寄人流。

(0)

山居杂兴·其三

桐阴如盖午风凉,沉水香消白昼长。

触手残编随意看,一时书卷乱堆床。

(0)

寄王震甫

三年巴蜀客,万里故人心。

若比瞿塘水,思君应更深。

(0)

喜微师自水西归

开士从何来,云自山中归。

去住无定迹,有如閒云飞。

随方皆净土,何处非禅机。

城市虽红尘,不染静者衣。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