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杖策叩云扃,唯爱名园车屡停。
半竹半松半乔木,一邱一壑一孤亭。
庭中曲沼自涵碧,墙外好山相向青。
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
闲游杖策叩云扃,唯爱名园车屡停。
半竹半松半乔木,一邱一壑一孤亭。
庭中曲沼自涵碧,墙外好山相向青。
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
此诗描绘了寄畅园的静谧与雅致。诗人以“闲游杖策叩云扃”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漫步于园中的悠闲姿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唯爱名园车屡停”一句,表达了对园中景致的喜爱之情,车马频繁驻足,可见其魅力非凡。
“半竹半松半乔木,一邱一壑一孤亭”描绘了园内的自然景观,竹、松、乔木交织,丘壑之间点缀着一座孤亭,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层次的画面。诗人通过“半”与“一”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园中景致的丰富与独特。
“庭中曲沼自涵碧,墙外好山相向青”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宁静与生机。池塘弯曲,水波不兴,呈现出一片碧绿;远处的青山与之遥相呼应,一片青翠。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太息沧桑经浩劫,残碑蚀雨半飘零”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寄畅园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留着一些历史的痕迹,如残破的碑文,被雨水侵蚀,显得飘零无依。这一句既是对园中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寄畅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
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
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
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