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钵生涯淡,寥寥与俗遗。
伊蒲恒绝馔,无垢不完衣。
塔院慈云宿,房廊慧月归。
最饶清净况,谁复坐巍巍。
瓶钵生涯淡,寥寥与俗遗。
伊蒲恒绝馔,无垢不完衣。
塔院慈云宿,房廊慧月归。
最饶清净况,谁复坐巍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僧简朴而清净的生活状态。通过“瓶钵生涯淡”,我们可以感受到贫僧以瓶和钵为生活器具,过着朴素的生活。接着,“寥寥与俗遗”则表明他与世俗相隔,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伊蒲恒绝馔”描述了贫僧饮食简单,常食素食,象征着他对物质的淡泊。“无垢不完衣”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生活的简朴,衣物不求华丽,更注重内心的纯净。
“塔院慈云宿,房廊慧月归”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塔院和慈云、房廊与慧月,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贫僧心灵的寄托与修行的所在。在这里,贫僧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精神上的富足。
最后,“最饶清净况,谁复坐巍巍”表达了对贫僧清净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反问,似乎在说,又有谁能像他一样,坐拥这份内心的平静与高洁呢?整首诗通过对贫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简朴、清净生活的向往与推崇。
四字丹书亦偶然,石唐未必是真仙。
无人解得潮州意,也复留衣与大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