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丹书亦偶然,石唐未必是真仙。
无人解得潮州意,也复留衣与大颠。
四字丹书亦偶然,石唐未必是真仙。
无人解得潮州意,也复留衣与大颠。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五月十九日雨中困卧起读西清录见其载欧阳文忠公与许昌龄事甚异作此》。诗中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四字丹书亦偶然”,以“四字”与“丹书”开篇,暗示了历史记载中的某些文字可能并非绝对真实,而是偶然之下的产物。接着,“石唐未必是真仙”一句,借用了“石唐”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于历史传说中所谓“真仙”的怀疑态度,认为这些神话故事未必可信,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无人解得潮州意,也复留衣与大颠。”这两句则转向对具体事件的描述,通过“潮州意”和“留衣与大颠”这两个细节,描绘了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这里的“潮州意”可能指的是潮州地方的某种文化或历史氛围,而“大颠”则是指佛教高僧,暗示了诗人在探讨历史时,不仅关注事件本身,还涉及到了宗教与文化的层面。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记载的质疑和对具体事件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观念的批判精神。
谗口成铄金,沉舟由积羽。
苍蝇正群飞,白璧无完素。
臧仓沮孟轲,伯寮诉子路。
正直枉者非,妍好丑者妒。
芳兰每见锄,实以当门故。
道义苟无愆,特立何足惧。
由贪而蹠廉,毁誉每错互。
孔光诋王嘉,马融排李固。
孔马皆大儒,物情常向慕。
一朝势利夺,颠倒迷好恶。
嗟尔名教人,毋令青史污。
消得几番别,添与十分愁。
人生碌碌无味,岁月去难留。
浪说山川灵秀,终是困人成事,有志未能酬。
智慧两无用,不栉恨悠悠。滞长安,怜季子,敞貂裘。
风尘谁识英俊,何处觅封侯。
挽鹿尚虚初愿,梦犬犹存厚望,生计拙营谋。
富贵尔何物,双鬓不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