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报国寺》
《过报国寺》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古寺萧萧玉作阑,满衣尘土下征鞍。

老僧相见无茶笋,共坐松庭日影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报国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静谧之感。

首句“古寺萧萧玉作阑”,以“萧萧”形容古寺的宁静氛围,仿佛是秋风轻拂,又似是寺院中传来的一阵阵钟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意境。“玉作阑”则将栏杆比喻为美玉,不仅凸显了栏杆的材质珍贵,更赋予其一种高洁脱俗的气质,让人感受到古寺的不凡之处。

次句“满衣尘土下征鞍”,描述了诗人骑马经过,尘土飞扬的情景。这里的“满衣尘土”既是对旅途劳顿的写照,也暗含着对世事纷扰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下征鞍”,即暂时放下奔波,或许是为了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或是为了与自然、与古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第三句“老僧相见无茶笋”,通过与老僧的相遇,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在这里,“无茶笋”并非实指没有茶和笋,而是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老僧与诗人的对话,或许并不需要物质上的供养,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与启示,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思想。

最后一句“共坐松庭日影寒”,将画面定格在松树环绕的小庭院中,夕阳的余晖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日影。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几分凄凉,仿佛是在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松树的坚韧不拔与日影的寒凉对比,也寓意着在逆境中保持坚定与冷静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映照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生查子·其四丙午铁炉冈回

春光不肯留,风雨催将去。

红逐故园尘,绿满江南树。

阴晴寒食天,寂寞西郊路。

芳草织新愁,怅望人何处。

(0)

太行绝顶

千里驱车涉太行,秋风高拂鬓丝凉。

关当天井闻灵籁,路出羊肠绕大荒。

广武西连关陜近,黄河东合泗淮长。

野夫不尽清游意,缓节吹箫坐石床。

(0)

赠孔道士

生来还姓孔,何不戴儒冠。

诗好逢人诵,琴清只自弹。

访师行郡远,爱竹透庵寒。

见说丹炉内,黄金化不难。

(0)

延禧观

寂寞古仙宫,松林常有风。

鹤毛兼叶下,井气与云同。

背日苔砖紫,多年粉壁红。

相传陶县令,曾住此山中。

(0)

风流子·其二别赣上故人用美成韵

春光才一半,春未老、谁肯放春归。

问买春价数,酒边商略,寻春巷陌,鞭影参差。

春无尽,春莺调巧舌,春燕垒香泥。

好趁春光,爱花惜柳,莫教春去,柳怨花悲。

春心犹未足,春帏暖,炉薰香透春衣。

说与重欢后约,春以为期。

记春雁回时,锦笺须寄,春山锁处,珠泪长垂。

多少愁风恨雨,惟有春知。

(0)

饯尹权宰·其一

半年笔底种甘棠,棠未成阴又趣装。

明月扁舟琴鹤共,西风一剑斗牛光。

人生易散情如海,事会无穷鬓未霜。

莫把屠龙斩蛟手,便携短棹钓沧浪。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