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延禧观》
《延禧观》全文
宋 / 赵师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寂寞古仙宫,松林常有风。

鹤毛兼叶下,井气与云同。

背日苔砖紫,多年粉壁红。

相传陶县令,曾住此山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uān
sòng / zhàoshīxiù

xiāngōngsōnglínchángyǒufēng

máojiānxiàjǐngyúntóng

bèitáizhuānduōniánfěnhóng

xiāngchuántáoxiànlìngcéngzhùshānzhōng

翻译
寂静古老的仙人宫殿,松树林常常有风拂过。
白鹤的羽毛连同落叶飘落,井水的气息与云朵共融。
背对阳光的青苔覆盖的砖石呈紫色,多年的粉墙已染上红色。
传说中的陶县令,曾经居住在这座山中。
注释
寂寞:形容环境清静或空旷。
古仙宫:古老的仙人宫殿。
松林:松树成林的地方。
常有风:经常有风吹过。
鹤毛:白鹤的羽毛。
井气:井水蒸发产生的气息。
云同:像云一样。
背日:背对着太阳。
苔砖:长满青苔的砖石。
紫:紫色。
粉壁:白色的墙壁。
相传:据传。
陶县令:古代的一位县令名叫陶的人。
曾:曾经。
此山中:这座山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仙宫景象。"寂寞古仙宫,松林常有风",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仙宫的孤独与松林的微风相映成趣。"鹤毛兼叶下,井气与云同",进一步通过白鹤羽毛随风飘落和井水升腾的云气,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仙宫的超凡气息。"背日苔砖紫,多年粉壁红",诗人细致地描绘了仙宫的建筑细节,砖苔紫绿,粉壁经年泛红,色彩对比鲜明,富有历史感。

最后两句"相传陶县令,曾住此山中",点明了这座仙宫的历史渊源,增添了人文色彩,暗示了这里曾有人文活动,使得整个画面不再仅仅是自然景观,而是有了历史的温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赵师秀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敬畏和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赵师秀

赵师秀
朝代:宋   号:灵秀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70~1219年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猜你喜欢

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绝·其三

□□□□□□□,□□□□□□□。

□□□□□□从,晚福全输于少公。

(0)

病后和黄玉泉韵·其二

赤明瀹篆正恢台,戏挹雄风涤闷怀。

病骨喜随新箨换,好诗忽馈宝珠来。

巨鱼未纵王褒壑,陋室聊淹禹锡阶。

且共理身如理国,小须握手咏康哉。

(0)

和闽帅·其二

新凿南湖接海潮,油幢领客泛兰桡。

那知半夜雨声急,却放新晴物色饶。

尽日登临陪步武,高谈洒落挹风标。

阳春白雪真难和,泚笔惟书道路谣。

(0)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三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0)

蔡山在江阴北湖西相传是蔡邕伯喈墓

身与东都孰重轻,至今犹擅蔡山名。

四围深堑方方禁,千古英词凛凛生。

汉鼎已归曹马手,胡笳犹播管弦声。

传家更有柯亭竹,曾作岐阳老凤鸣。

(0)

刘练师归绵州

掾署生贤梦,君生几岁知。

江围帝子阁,藓晕海棕诗。

铅岂无成日,筇须有化时。

怕挥天宝泪,莫话浴妃池。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