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心声,若出金石。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这首诗《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三)》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明教禅师的坚定信念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开篇即以“金石”喻明教禅师的心声之坚定与纯净,如同金石般不可动摇,展现出其内心的清明与力量。
“汹涌辩河,不渗涓滴”,运用比喻手法,将辩论比作汹涌的河流,但明教禅师的辩才却如磐石般稳固,不为任何细流所渗透,形象地描绘了其辩才无碍、坚不可摧的形象。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描述明教禅师向天子进献书籍,天子的面容多次改变,既表现了明教禅师对权力的淡然态度,也暗示了其智慧与影响力之大。
“一笑归来,此舌犹在”,最后两句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明教禅师以一笑归家,而其辩才之舌依然锋利,寓意其精神与智慧永存,不因岁月流逝而减损。
整首诗通过对明教禅师形象的描绘,赞美了其坚定的信念、超凡的辩才以及对权力的淡泊,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
烟草催黄,风蒲驻绿,几阵金飙刮面。
蛩语猿啼,闹幽人庭院。
漏声永、乂手瑶阶玉砌,唯有阑干倚遍。
露白天高,看寒生翠幔。
算为欢、有红裙轻艳,更休道、岁月如驰电。
可奈回首生平,苦风流云散。入秋来、何地消愁叹。
带移孔、瘦骨刚馀半。
又那堪、辘轳声声转,晨昏不断。
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
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
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
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遥想白帝城头。
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
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
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
心迹两无累,随处有衡门。
未闻买山巢许,此语最清真。
尝笑四门博士,送人盘谷归隐,圭角苦嶙峋。
我爱陶彭泽,离世不离群。飞云履,灵寿杖,华阳巾。
偶出徜徉荒肆,太息劫灰新。
坐对真人白水,闲数王朝霸代,年历漫纷陈。
兰玉看争秀,云构喜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