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
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
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静谧的意境。"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两句,通过对孤城和远方寒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冷清的画面。"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则更深化了这种意境,白雪覆盖,没有人的足迹,也没有鸟鸣,只有寂静与时间的流淌。
接下来的"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通过对归鸟和远去船帆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动态之美。鸟儿在夕阳的余晖中飞回,而船只则在破碎的云层之间航行,给人一种生活虽有孤寂,但依然充满希望与向往。
最后两句"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秋风和需要返回的现实任务的感慨。这里的“计吏”可能指的是官员或是某种职务上的要求,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十三画槅闭烟莎。绿鹦哥。唤秦娥。
蓦着思量,不分便滂沱。
那夕回阑风露重,花一角,响明珰、还梦他。
倚楼慢吟桃时歌。奈江潮,千里何。
过江山影,分明是、眉影横蛾。
恰是天边、愁影漾春波。
尽忍伊人去远,帆去远,柳濛濛、斜日多。
士在草莽中,嗒已乏生气。
委恃孤心劳,欲救万形敝。
捍无峻石门,转为贱者隶。
荆榛漫大山,谁复辨荃蕙?
元历周五行,衰旺迭相帝。
金水防忒差,孛罗敢乘沴。
命脉存文章,古哲赖之裔。
精灵充六虚,老死罔能翳。
智力供雕刓,声名极危厉。
当使今日情,可发后人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