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红霜又更清。黄婆得半入深溟。
乾尽水银唯我健,复生神气更谁听。
有纬须知先有经。织成纨绮便堪行。
离火便生红芍药,坎泉倾下雨霖零。
十月红霜又更清。黄婆得半入深溟。
乾尽水银唯我健,复生神气更谁听。
有纬须知先有经。织成纨绮便堪行。
离火便生红芍药,坎泉倾下雨霖零。
这首元代诗人王哲的《得道阳》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及修炼得道后的感受。首句“十月红霜又更清”以霜降的红叶渲染出季节的冷峻与清新,暗寓修炼者心境的澄明。次句“黄婆得半入深溟”中的“黄婆”常指炼丹术中的女性象征,此处表示修炼已进入关键阶段,接近于道的深处。
第三句“乾尽水银唯我健”,用水银比喻修炼过程中的精气神提炼,表达修炼者的坚韧与活力。“复生神气更谁听”则强调得道后精神力量的重生,无人能及,暗示了作者对自我成就的自豪。
接下来,“有纬须知先有经”运用织布的比喻,说明修炼之道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基础,即“经”,才能织就成功的“纬”。最后一句“离火便生红芍药,坎泉倾下雨霖零”描绘了修炼者通过火与水的考验,达到阴阳调和,如同红芍药在离火中绽放,坎水之泉倾泻出雨露滋润大地,象征着道法自然的和谐与恩泽。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得道境界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修炼过程的深刻体验。
永日池馆閟,翳然此林水。
夏绿绕涧荣,夕岚当户起。
飞鸟翔深竹,游鱼在清沚。
览物契真赏,开筵进芳醴。
宾朋咏《大雅》,丝竹含流徵。
意适神自旷,交亲情益喜。
凯风垂南沐,颓景汎西委。
嘉会恒难得,世纷方未已。
凡此贤达人,希当慎玉体。
客乡见寒食,因作桃坞游。
桃坞年年发春色,馆娃香径随风流。
罗敷采桑隔绿水,渔童小海歌蹋舟。
三五丫鬟不知丑,紫花红花簪满头。
欲开未开竹旁户,见我白髭佯作羞。
羞颜微破背人笑,自言此客曾来否。
侧闻橐驼语,此客宁尔留。
太白老,元丹丘,玉尊锦瑟春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