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芙蓉花,鸳鸯以为家。
青青蘼芜草,胡蝶依之以终老。
美人之貌明月光,与我百岁期远长。
美人之鬓今未霜,胡为相弃中道旁?
灼灼芙蓉花,鸳鸯以为家。
青青蘼芜草,胡蝶依之以终老。
美人之貌明月光,与我百岁期远长。
美人之鬓今未霜,胡为相弃中道旁?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灼灼芙蓉花,鸳鸯以为家”,以鲜艳的芙蓉花和成双成对的鸳鸯起笔,营造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稳定。接着,“青青蘼芜草,胡蝶依之以终老”一句,通过蘼芜草与蝴蝶的相伴终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爱情持久性的赞美。
接下来,“美人之貌明月光,与我百岁期远长”两句,将目光转向人间,以“美人”的形象比喻为如同明月般耀眼的美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长久陪伴与永恒爱情的渴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而探讨了人世间的无常与离别。“美人之鬓今未霜,胡为相弃中道旁?”这两句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美好的事物(如美人)在尚未经历岁月沧桑之时,就遭遇了分离与抛弃?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中人情冷暖的一种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命运多舛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以及对永恒与不朽的追求与反思。
炎祚真人骑赤龙,故人傲睨轻王公。
身披羊裘隐泽中,手弄一丝江上风。
客星夜临紫极宫,钓台高并云台功。
复有云孙千载下,读书岂是煦煦者。
司征海上六年馀,古貌古心知者寡。
琴江东去水滔滔,石上珊瑚明月高。
拂衣别我且归去,持竿钓取黄金鳌。
燕山老妓七十馀,少小苏门城下居。
自言生长太平日,蹋遍江南西子湖。
湖水湖山近城郭,五步一楼十步阁。
春风酒舫载瑶筝,夜月歌台卷珠箔。
东家胡蝶过西家,十里湖波泛落花。
苏小门嘶五花马,段家桥碾七香车。
早年传得伊州曲,翠舞珠歌满华屋。
芍药春明和玉箫,海棠夜醉添银烛。
一曲清歌一束绫,歌声上遏流云行。
韩娥齿让瓠犀白,赵女眉妒春山青。
转首繁华何草草,不道青春暗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