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景祥院》
《题景祥院》全文
唐 / 翁承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ǐngxiángyuàn
táng / wēngchéngzàn

tuōràocuīwéipíngpiānxiàngwēi

nóngshùyīnhuángzhāishíshānxiàbáilái

sōngduōwǎngménrénzhǒngshìqiáncháoshìkāi

sānjuànbèiduōjīnnéngxīnliànchénghuī

翻译
一条小溪碧绿环绕着高峻的山峰,僧人的瓶钵特别适合在这里歇息。
农人们劳作完毕,黄牛在树荫下休息,斋戒时,身着白衣的僧人从山下走来。
松树大多是昔日弟子们栽种的,这条路是前朝僧侣们开辟的。
藏经阁中的三卷《贝多罗经》金光闪闪,其中的教诲是否能让人的心灵修炼到如灰烬般纯净。
注释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瓶钵:僧人出行携带的容器。
农罢:农事完毕。
白衣来:指僧人穿着白色僧袍。
门人:弟子。
释子:对僧人的称呼。
贝多金粟语:指佛经中的教诲。
心炼:心灵修炼。
成灰:比喻达到极高的境界或净化至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风光,溪水环绕着峻险的崔嵬之地,恰似古人择佳境以居。"瓶钵偏宜向此隈"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此地的钟爱与适意,似乎这里是隐逸修行的理想所在。

"农罢树阴黄犊卧"表达了劳作之后在树荫下休息的情景,"斋时山下白衣来"则显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斋时"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斋戒,即僧众定期聚集之时,而"白衣来"则可能是指普通百姓或信徒前来朝拜。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两句,提到了往昔有人在这里种植松树,形成了一条由古代僧侣所开辟的道路。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两句"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他可能在这里研读佛经(以贝叶为页的经书),通过长期的心灵修炼,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坚韧如同炼过的金属。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景象,更蕴含着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沉淀。

作者介绍
翁承赞

翁承赞
朝代:唐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猜你喜欢

奉答乐道

禁职台纲佚旧儒,青林华屋俨高居。

炎天久隔挥犀论,暇日聊脂载酒车。

雨逼秋容生户牖,风回凉思入襟裾。

东朝第一推调护,圣主宁容久卧庐。

(0)

和原甫对月招江梅不至

尘事无时已,归休虑暂空。

超飖广庭步,萧散葛衣风。

默与清樽对,心期静者同。

独怜新月色,百过达幽丛。

(0)

去冬蒙君实示嘉篇懒拙不即修谢临书走笔深愧浼渎

南园百草雨中秋,把烛题诗寄驿邮。

意重不辞终日看,韵强深愧隔年酬。

登山屡赴幽人约,筑野犹稽圣主求。

命驾幸无千里远,春湖舣楫待君游。

(0)

闻太素绝食饮水颇甚清羸以诗见招

曲肱饮水归寒士,服气休粮号道人。

顾我非寒亦非道,好来相伴祭身神。

(0)

君俞惠诗觅洛中所得大金菊辄次韵酬二篇·其二

禅老心真异众心,不缘歌舞费黄金。

春芳落尽慵开眼,豫乞寒花伴苦吟。

(0)

再赋颂二首·其一

两膝双盘一足垂,历然宾主席间仪。

惟应露柱方能识,只恐仙陀也不知。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