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肱饮水归寒士,服气休粮号道人。
顾我非寒亦非道,好来相伴祭身神。
曲肱饮水归寒士,服气休粮号道人。
顾我非寒亦非道,好来相伴祭身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贫而坚持道家修炼的"寒士",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仅靠曲肱饮水(即弯曲手臂支撑头部,饮用少量水)和休粮服气来维持。"道人"是对这类修行者的称呼。诗人自我表白,虽然他并非真正的寒士或道人,但对这种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表示欣赏,并愿意前来陪伴,一同祭祀自己的身心之神,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认同与向往。整体上,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隐逸之情。
夜深寒月照窗纱,忽忆林逋处士家。
鸥鹭正眠烟树冷,不知谁可伴梅花。
猛相思里得君来,正喜欢时却便回。
别路恐无青柳折,到家应有小桃开。
起居五马兼堂上,问信千岩及阿灰。
儿女痴顽夫妇健,漂零何日共尊罍。
京尘吹帽汗淋衣,相见频年只道归。
省里移文那得了,家边持节未为非。
煮乾碧海知谁用,割尽黄云尚告饥。
可得不为根本计,秋风还见雁南飞。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岸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扳援始得上,幸有人见接。
荒村两三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閒对妻儿说。
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
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
篙师请小泊,石碇沈泥沙。
是中大无岸,强指苇与莎。
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总下泪,自谓喂鼋鼍。
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
转眄又已没,但见千顷波。
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