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道人请赞》
《唐道人请赞》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赞

这尊慈,无摸索。忽地喜,忽地恶。

喜也,和气如春百华开萼,怒也,雷电风云一时俱作。

似恁么做处,若非阿脩罗王,即是金仙大觉。

唐道人,紧收却。逢人不用展开,卷来送在壁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dàorénqǐngzàn
sòng / shìzōnggǎo

zhèzūncuòsuǒ

è

chūnbǎihuákāiè

léidiànfēngyúnshízuò

nènzuòchùruòfēiāxiūluówáng

shìjīnqiānjué
tángdàorén

xiánshōuquè
féngrényòngzhǎnkāi

juànláisòngzàijiǎo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唐道人请赞》。诗中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唐道人的内在修为与外在表现。"这尊慈,无摸索",形象地刻画出他的慈悲之心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忽地喜,忽地恶",则展现了他情绪的变化,如同春花绽放或雷电交加,反映出其心境的宽广与深沉。

"喜也,和气如春百华开萼",赞誉他在欢喜时如春风般温暖,如百花盛开,充满生机。"怒也,雷电风云一时俱作",则形容他在愤怒时威严如雷霆,风云变色,但不失智慧与力量。

"似恁么做处,若非阿修罗王,即是金仙大觉",进一步强调他的境界,认为他的行为要么如阿修罗王般刚猛,要么如金仙般觉悟,极高明。最后两句"唐道人,紧收却。逢人不用展开,卷来送在壁角",表达了对唐道人内敛不张扬性格的赞赏,他的智慧无需外露,只需静静地存在,犹如卷起的画卷,放置一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唐道人深厚的内心修为和超然的境界,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内敛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北峨驿道中口占四首·其四

何处北峨驿,门前江可怜。

若教居孔老,川上意依然。

(0)

过东义庄感旧而作

遵河过义庄,忆昔史子贤,三以义让业,附郭二顷田。

养贤为国桢,有功人不然。

又闻溧阳谣,赈饥破什千。

焚券公煤山,允殖王所天。

有功蒙不韪,养贤以殖氓。

贪夫多灭义,反为世人怜。

三代直道行,天运亦何愆?

嗟亦已焉哉,问天天不言。

矢时告来裔,感义同勉旃。

(0)

浣溪纱·其二癸丑辟地作

欲写离愁一万重。可堪流水自西东。

三更疏雨五更风。

未办白头终有约,即抛红豆更何从。

浮生踪迹似飘萍。

(0)

长相思·其一在郡寓作

订归期。误归期。一片乡心托子规。侬情人不知。

柳如眉。月如眉。怪底天涯鲤信迟。光阴梅熟时。

(0)

浣溪沙.天台仙子促刘郎还山

奴在山中住有年。从来不肯到人间。

桃花依旧洞门前。

一路绮霞郎不识,两家春色自孤眠。

几时赛得好因缘。

(0)

望江梅·其三

蒲团坐,寂灭到枯禅。

离象火虚填坎水,坤元地缺补乾天。玉液注丹田。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