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坐,寂灭到枯禅。
离象火虚填坎水,坤元地缺补乾天。玉液注丹田。
蒲团坐,寂灭到枯禅。
离象火虚填坎水,坤元地缺补乾天。玉液注丹田。
这首诗名为《望江梅·其三》,作者是潘榕,属于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虽然题目中提到了"望江梅",但提供的诗句内容似乎并未直接描绘梅花或望江的场景,而是描述了一种禅修的体验。
"蒲团坐,寂灭到枯禅",诗人以蒲团为坐具,静心入定,追求禅宗的寂灭境界,达到一种深度的冥想状态。
"离象火虚填坎水,坤元地缺补乾天",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离象"代表阳刚,"坎水"象征阴柔,通过禅修使内心阳刚与阴柔达到平衡,"坤元地缺补乾天"则寓意心境如大地包容天空,天地合一。
最后两句"玉液注丹田",可能是比喻修炼者在禅定中感受到内在能量的流动,如玉液滋养丹田,象征着身心的和谐与灵性的提升。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描绘禅修过程与内心世界的诗,富有哲理和内省的意味。
几筵奠罢,对遗真挥泪,痛怀无限。
掌上擎珠膝下玉,海水量恩还浅。
唤地难闻,呼天何酷,促我灵椿返。
百身莫赎,柔肠断处如剪。
凭记画法曾传,词章屡训,犹把身名勉。
只道百年长奉侍,愁煞泉台梦远。
欲拼馀生,奈为萱恋,强把眉痕展。
俄惊周岁,素衾红泪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