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游鹤林寺》
《再游鹤林寺》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

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

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

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鹤林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邃的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点明地点与时间,山南寺在岁末的寒冷中迎接诗人的归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颔联“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冬日山林的壮丽与动态美。风吹过树林,仿佛是雪花坠落的声音;雨滴在山涧中流淌,发出低沉的声响,如同急流奔腾。这两句以声写景,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风雪交加、溪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力量。

颈联“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转而描写寺庙内的景象。墙壁上挂满了千首诗篇,字迹斑驳,似乎每一首诗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智慧的光芒。同时,霜后的竹林显得格外清冷,万竿翠竹在霜的映衬下更加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

尾联“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诗人邀请读者一同欣赏东轩中的诗句,仿佛是在分享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与美感。这里的“谪仙”借指李白,李白的诗句以其超凡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此处用以形容诗中的佳句,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和审美情趣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晓睡

桃笙难得一宵宜,偏是郎来妾起迟。

连夕可曾成稳睡,此时何事触炎曦。

花浮磁盎霞犹湿,镜掩纹台月未移。

翻把罗帏低放下,玉肌消减怕教知。

(0)

大家·其三

七情雕刻玉珑玲,光彻玻璃一座屏。

约伴彩笺书日子,试儿锦字认风丁。

愁听谢豹啼残月,苦讽牵牛觅小星。

修得闺房清福胜,不教鹦鹉念心经。

(0)

风流子·其一

阿娇新贮屋,风流客、真个忒疏狂。

记因怕夜寒、悬罗作帐,还愁风冷,剪纸糊窗。

更多事,代开青玉镜,为叠镂金箱。

翠阁树阴,正宜凭眺,绣帘日暖,恰好梳妆。

情知终无济,争无奈、此际扰乱痴肠。

欲诉从前密意,却倩谁将。

想綵毫入梦,画眉有分,玉梭纵拒,折齿何妨。

听着回廊步屧,更惹思量。

(0)

鹧鸪天·其三

为惜名花岂是诬。愿移明月照区区。

相逢疑是三生石,欲买愁无十斛珠。

门似海,怎传书。萧郎容易得生疏。

游丝自是终无力,莫怪残红逐水徂。

(0)

醉春风.案《东白堂词选》题作「别怨」

曾说休迤逗。何事轻分手。别来莫道不相思,彀。彀。

彀。残月帘西,暮云楼上,那些时候。春色来何骤。

人意应非旧。归期曾指杏花残,谬。谬。谬。

望到如今,看看又是,海棠开后。

(0)

踏莎行·其三

菱鉴蒙尘,兰膏泻泪。今春谙尽愁滋味。

阶前开了合欢花,床头叠起鸳鸯被。

芳草无情,东风有意。朦胧淡月帘垂地。

子规不去唤人归,三更故搅银屏睡。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