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
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疑。
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
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
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
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疑。
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
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叶适赠送给夏肯甫的作品,从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尊重与珍惜之情。"常将远到期"则是说即便是远方的友谊,也能持续到最后。
接着,“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疑。”意在表达突然听到千年之后仍可信赖的信息,这份信任如同虚幻中的真挚,但也伴随着一生的困惑与不解。
“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这里诗人借物抒情,通过对菊花和梅花生长周期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感。"恨菊来何久"可能是在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渴望,而"愁梅去转迟"则是对于梅花飘香后迅速凋零的不舍。
最后,“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诗人希望能留住那即将消逝的春日,但却感到言语中的哀伤已经无法完全表达出来。"春蛩"在这里象征着即将过去的美好时光,而"词落未堪悲"则是说即使用尽了所有的语言,也难以承载这种离别之痛。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时间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友谊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