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全文
唐 / 马怀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

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

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

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

(0)
翻译
主人家的台阁池沼胜过平坦的大地,皇帝驾临此地尽情欢乐意犹未尽。
精美的窗格相互交错于远处的水边,错落有致的门帘环绕着曲折的池塘。
上百处泉声似乎在传播着乐曲,重重叠叠的树影伴随着舞蹈的行列。
蒙受圣上的酒宴恩赐该如何报答,唯有欢欣鼓舞歌颂皇德,祈愿时世安康。
注释
主家:指宴会的主办者,通常是地位显赫之人。
台沼:台阁和池沼,代指园林建筑。
平阳:平坦宽广之地,这里用来对比说明台沼之美。
帝幸:皇帝亲临,表示极大的荣幸。
欢娱:欢乐享受。
未央:未尽,没有结束。
掩映:遮掩映衬,形容景物互相衬托之美。
雕窗:雕刻精美的窗户。
交极浦:与远处的水边相交映。
参差:不齐,这里形容布置错落有致。
绣户:装饰华美的门户。
回塘:曲折环绕的池塘。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百处:形容很多地方。
传歌曲:仿佛在传播乐曲,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树影:树木的影子。
千重:形容树影重重叠叠,非常茂密。
圣酒:皇帝赐予的酒,象征极高荣誉。
一沾:一经品尝。
何以报:如何报答。
欣:高兴,喜悦。
颂德:歌颂皇帝的美德。
奉时康:祝愿时世安宁康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家郊游的盛景。"台沼胜平",展现了主家山庄的地形之美;"帝幸欢娱乐未央",表明皇上在此处享受着愉悦的时光。"掩映雕窗交极浦"和"参差绣户绕回塘",则细腻地刻画了山庄建筑的精致和周围环境的美丽。

诗中还运用了动态描写,如"泉声百处传歌曲",水声与歌曲交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树影千重对舞行"则是借景抒情,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跳跃着的舞姿。

最后两句"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表达了诗人对皇上恩泽的感激之情和祈愿国泰民安的心意。整首诗通过对山庄自然景观与皇家活动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盛世美好的祝愿和赞颂。

这是一首典型的宫廷文学作品,其语言华丽、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马怀素

马怀素
朝代:唐   字:惟白   籍贯: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   生辰:659―718

马怀素(659―718),字惟白。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幼时家境贫寒,苦读经史。擢进士第,累迁御使。开元初,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兼昭文馆学士,四迁左台监察御史。有诗作《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酒字》。
猜你喜欢

赠陈孔嘉还福唐应棘试

暂入莲花幕,还披柳汗衣。

青萍匣里吼,白雪唾中霏。

六月亦已息,三年试一飞。

西园长扫径,莫忘旧葑菲。

(0)

赠欧嘉可文学先内兄车剌史宜仲快婿也业擅千秋家徒四壁长裾不曳短檠时亲结缡之日宜仲倩余以桂林一枝题其贰室喜可知也今岁之秋复可令郗生地下笑人乎诗以勖之无忽

忆别三年阔,相过数日勤。

凌云饶綵笔,闭户好玄文。

且徙南溟翮,宜空北冀群。

千秋吾自信,半席汝须分。

(0)

奉和濲师赵相公怀山八咏用韵·其七涌雪寒翁

洞辟千年秘,寒深五月天。

遥闻尘是玉,曾否火生莲。

坐石看云起,披裘对鹿眠。

山中无甲子,高卧不知年。

(0)

元旦示儿

客舍欣逢日月新,千门簇骑往来频。

霏霏瑞雪占丰岁,恰恰流莺报早春。

彩胜尚传风俗旧,屠苏先让少年人。

遥瞻佳气长安近,明发休辞紫陌尘。

(0)

邓将军行

邑侯邓仲神仙姿,授我乃翁之所遗。

乃翁乃文兼乃武,将种拔起泉海湄。

六经三略总贯彻,词人剑客同襟期。

揖让之间中百步,倚马之顷成千辞。

八闽选武居第一,横行海上诛鲸鲵。

气吞夷虏自草檄,身对宾筵师破围。

合佐投戈讲艺主,取彼横槊赋诗儿。

燕颔虎头人所忌,白日青天世共知。

归来腰镰刈藿葵,时复倚槁吟吾伊。

有子已能兴父业,一文一武轮并驰。

仲子连膺寄命托,季子重编筹海书。

将军为将不嗜杀,胤嗣食报俱得时。

挹彼注兹天所厚,立言不朽己所为。

将军久乘白云去,太史今识寒松诗。

合当采入世庙功臣传,东南名将孰逾之。

(0)

淮阴夜泊

淮水日悠悠,南征达楚州。

荒凉何代郡,飘泊此□舟。

漂絮曾施食,持竿亦拜侯。

孤城欹枕卧,一夜听东流。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