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误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误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是一个离别与归返的季节。在这样的时节,诗人的心更是迫切地想要询问归程,但转眼间江水流淌,如同岁月流逝,变得更加深广。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迈孤独,在遥远的异乡为客,内心却充满了对故乡无尽的情感。那八千里之远,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深处的渴望。
接下来的"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误好音。" 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鸟鸣声,联想到了旅途中的凄凉和对美好声音的错觉。这些自然之声似乎都能触动他的乡愁。
最后两句"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则透露出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那绵密的云山仿佛是连接现实与梦境的桥梁,而栩蝶则象征着诗人的灵魂,在家园的林间自由飞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力量的思念之作。
天驷呈祥,土牛颁政,欢呼万井春来。
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
风动珠帘不卷,香散处、半露梅腮。
东郊好,波澜浸绿,萌蘖上条枚。徘徊。
应共怪,十年豹隐,一旦鸾台。
问康时术业,混俗情怀。
过雪湖山清丽,笙歌沸、舞袖萦回。
兵厨富,酒肠似海,莫惜醉金杯。
鹿泉居士身若槁,不惯看花梦颠倒。
桐庐有客燕新昏,妄托娇痴重伊恼。
冻云垂地雪欲落,断雁叫群天尚早。
一枝何处寄春来,便觉寒窗自华好。
琼瑶万里眼界净,咫尺前村莫轻扫。
留将青女伴孤芳,长向茅斋照衰老。
先生才思老不进,寤寐池塘见春草。
对花酌酒祝东君,烦把穷通问苍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