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归偶成·其一》
《思归偶成·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误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0)
翻译
春天来临就打算询问回家的渡口,转眼间江水已如此深沉。
一个六十岁的老翁身处穷困的边塞,尽管路途遥远八千里,心中却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杜鹃在月光下的树上啼叫,增添了远行的愁绪,喜鹊在风中的屋檐下叫声,误传成了家乡的好消息。
唯有云山难以阻断,梦境中我随着蝴蝶飞越家的树林。
注释
归津:归来的渡口。
转眼: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塞客:边塞的旅人。
征思:远行时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是一个离别与归返的季节。在这样的时节,诗人的心更是迫切地想要询问归程,但转眼间江水流淌,如同岁月流逝,变得更加深广。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迈孤独,在遥远的异乡为客,内心却充满了对故乡无尽的情感。那八千里之远,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深处的渴望。

接下来的"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误好音。" 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鸟鸣声,联想到了旅途中的凄凉和对美好声音的错觉。这些自然之声似乎都能触动他的乡愁。

最后两句"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则透露出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那绵密的云山仿佛是连接现实与梦境的桥梁,而栩蝶则象征着诗人的灵魂,在家园的林间自由飞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力量的思念之作。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归去来兮觉今是,不知我者谓何求。

(0)

满庭芳·其四立春日呈刘春卿

天驷呈祥,土牛颁政,欢呼万井春来。

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

风动珠帘不卷,香散处、半露梅腮。

东郊好,波澜浸绿,萌蘖上条枚。徘徊。

应共怪,十年豹隐,一旦鸾台。

问康时术业,混俗情怀。

过雪湖山清丽,笙歌沸、舞袖萦回。

兵厨富,酒肠似海,莫惜醉金杯。

(0)

渔家傲·其七

爵齿俱尊惟此老。诗词笔力谁能到。

奇字古文仍笃好。须信道。如公宁复忧才少。

剩费黄金应买笑。穷通得丧都忘了。

坐对瑶觞看舞妙。携窈窕。南窗聊得渊明傲。

(0)

鹿泉居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梅韵箴其膏肓

鹿泉居士身若槁,不惯看花梦颠倒。

桐庐有客燕新昏,妄托娇痴重伊恼。

冻云垂地雪欲落,断雁叫群天尚早。

一枝何处寄春来,便觉寒窗自华好。

琼瑶万里眼界净,咫尺前村莫轻扫。

留将青女伴孤芳,长向茅斋照衰老。

先生才思老不进,寤寐池塘见春草。

对花酌酒祝东君,烦把穷通问苍昊。

(0)

清江引用苏养直韵示王觉民

荷叶亭亭绿满塘,秋炎深得盖鸳鸯。

晚来江上西风急,收拾莲红付拒霜。

万山摇落见森樾,翠影萧萧冷梳发。

请君无作宋玉悲,来赋江楼望明月。

(0)

对雪和子厚弟四首·其一

冻云不成雨,巧作白玉霙。

寒光僣晓色,报我东窗明。

起来拨残灰,煖酒手自倾。

多谢曲居士,于人殊有情。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